H5+移动营销设计宝典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2 H5究竟是什么?

从2014年起,一个叫做“H5”的词出现了,它稀里糊涂地火成了辣子鸡!不光是从业的互联网人、营销人,甚至那些其他行业的从业者也被引入漩涡——就连卖水果的、卖大米的、做服装加工的传统制造业的从业者也开始迷信H5效应,相信它有某种神器的力量!那么,问题也来了,谁能给我解释解释这么神奇的H5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有人说,H5是HTML5的缩写,一个很厉害的新技术。

有人说,H5是植入在微信内、能分享、会动的网页。

有人说,H5是超级移动PPT、是网页版的APP。

那么,究竟哪个答案才是正确的?

想了解H5,我们必须认识一个来自网页的标记语言——HTML

HTML,全称为Hyper Text Markup Language,中文直译为“超级文本标记语言”, 1994年由万维网(W3C)发明,它的作用主要是用来标记编辑我们今天看到的几乎所有网页的框架,也可以简单地把HTML理解为是用来标出位置的一套规范,随着时间的推移,如今的HTML已经成为了网页标记语言的行业规范,而我们今天看到的大多数网页就是由HTML、CSS、JS(JavaScript)一同编写实现的。这3套语言也被称为构成网页最重要的“三驾马车”。

如果把网站比喻成是一个人,HTML相当于人体的骨骼,CSS相当于人体的血肉,而JS相当于人体的动作。

从1994年到2014年这20年之间,HTML完成了5次重大升级换代,直到2014年10月HTML5最终定稿。相比HTML4来说,HTML5新增了很多标记,包括WebGL的3D编辑能力,并且真正摆脱了Flash这类第三方插件,能够独立完成例如视频、声效甚至是画画的操作,这同样也宣告了曾经统治世界网页舞台的Flash+IE的黄金搭档将逐渐成为历史。

2007年,在WWDC开发者大会上,乔布斯宣布iPhone将支持HTML5

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得以让苹果和谷歌联手引领了网页技术,并推广了HTML5这唯一可以通吃PC、Mac、iPhone、iPad、Android、Windows Phone等几乎所有电子设备的跨平台语言。从而也就成就了HTML5在移动互联网未来的主流地位。

HTML5是HTML的第五次重大修改,而这套标记语言就是构成网页的基础,如果同学们平时观察网页的后缀,就可以看到.html的字样,它并不是什么高端技术,只是一套新的规范,像是法律法规、公司制度一样,是用来规范网页的。

“H5=HTML5”是否可以成立?

很多人会认为二者是一致的,那么我们先从H5说起。第一个起H5外号的人真的很难找到了。使用这个名字,也许是因为好记顺口,也许因为名字特别洋气,也许因为太多传播者忽视应有的知识背景,无所谓名称含义……而H5这个名字在营销词典里一经出现,不出半年就波及到了全国。于是,人人都知道有个很厉害的东西叫H5!也都胸有成竹地把它当成高端技术拿来叫卖。但在整个链条中,技术阵营开始觉得不对劲了。

很多人会觉得H5是HTML5的缩写,这个看似合理的说法实际是愚蠢的,因为HTML本来就已是缩写,再缩一次,又是个什么鬼?H5也不是规范,它更像是技术执行方式,有很多功能和特性,所以H5=HTML5是根本无法成立的!

程序员与需求方的聊天:

需求方:你会做H5么?

程序员:什么是H5?

需求方:(吱吱呜呜地回应)不就是HTML5么?网上都这么说的,是个缩写。

程序员:你让我做的是个网页框架么?

需求方:大家都是这么叫的,我给你个参考你照着做就是了,就是那个朋友圈里能接电话的。

需求方:大哥!它不是HTML5好不好!

能够成立的是,H5确实涉及到了HTML5的诸多规范,你想做一个H5页面或多或少都要利用到HTML5的很多内容,而二者只是有联系,并非对等。在2015年上半年,随着H5的火爆,引起了一场技术阵营与营销阵营的“定义争锋”——当时在互联网上两方大打口水之战,对定义展开了一场博弈,结果虽然是技术阵营妥协,但也证明了HTML5和H5的内涵并非完全一致。

“H5=微信网页”是否可以成立?

从切身体验来说,H5似乎就是基于微信的网页,但实际并非如此,大多数情况下,我们是通过朋友圈和微信群来观看H5网页的,但实际上我们利用任何浏览器都可以观看H5页面,不管是PC端还是平板端。跳出朋友圈,H5依然可以被浏览,它的特效和演示甚至比你在微信看会更加流畅!

原来是因为微信集成了移动端浏览器,离开微信,H5照样可以正常观看,只是因为人们习惯了通过朋友圈打开H5来观看网页。所以,H5并不是微信网页,它是一个更大的概念,只是因为微信巨大的用户群,让H5集中于微信,让人们觉得这个页面就是微信独有的,也让H5成为“微信网页”的代名词。

如果不相信的话,你可以复制微信里H5网站的地址,然后粘贴到PC端或者手机端的浏览器看看,你会发现效果一致。

因为微信的原因,才使得H5能够迅猛发展起来。但是H5并不是微信的专有网页,H5的概念远大于此。

复制微信内的页面地址

在手机浏览器粘贴地址

在手机浏览器看到同样效果

“H5=移动PPT\APP”又是否可以成立?

我们经常提的PPT,实际代指幻灯片的意思,人们把PowerPoint用惯了,就把它等同于幻灯片,而很多幻灯片不是用PowerPoint做的,成了习惯也就很难改过来了。H5确实能实现移动幻灯片的功能,但它不仅仅是移动幻灯片,它能实现的事情远比移动幻灯片要多得多!

手机端的APP在今天当然是可以用H5来实现的,但是APP还存在原生开发模式,也就是我们常说的Native APPS(原生程序), H5和Web APPS的关联实际更大,它们是相互包含的关系,而微信在2016年年底推出的“小程序”就是一个完全依靠H5来改善现有APP诸多问题的解决方案,“小程序”下的“小应用”是一个H5版本的移动APP,但即使如此,APP与H5也不可以对等。而网上看到的"H5 APP"这样的名词也更是让人费解,“H5 APP”并不等于Web APP。

幻灯片领域的3大制作神器

那么H5究竟是什么?

所有的常规猜测和网上的话题引导我们都论证了,结果全部不成立!

当我们重新把所有内容放在一起时,你会发现H5它包括了HTML5的标记规范,运用到了例如CSS、JS(JavaScript)等多种计算机语言,可以实现多种动效和视听效果,会利用到后端和前端的多种功能,主要在手机端传播,可以跨平台在PC、平板上浏览等等。

当我们在这些所有包含的特性上寻找共性时,我们得到了一个意外的答案,H5不是HTML5、不是微信网页、不是移动PPT。

相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它是这些东西的母级,H5所指的就是移动网页本身,它能够包含所有这些分支!

H5与HTML5、Web APP、Minisite、Flash、PPT的关系图

H5是中国人制造的一个专有名词,就像是我们喜欢把 “苹果7” 说成是 “肾7” 一样,为的是通俗好记。但H5坏就坏在它看上去像是个英文缩写,似乎是某种尖端技术,实际上国外根本没有这个说法,老外都不知道这个H FIVE是个什么东西,看上去极为洋气的玩意儿,原来是个假冒的本土货!

我最初希望看到国外的H5网页,但是不管怎么搜、怎么找都找不到,后来在多方的查询和努力下,通过HTML5 website、webapps、Minisite这样的词条才能找到类似的网站,而你却无法找到一样的东西,就目前国内H5的发展来看,实际已经在某些领域走在了世界的前列,尤其是移动营销领域。

还原HTML5 website、webapps、Minisite的母级,从我需要寻找的特性来看,同样是移动网页的意思,它的遭遇就很类似我们平时老挂在嘴边上的PPT一样,我们说的实际不是PowerPoint,而是幻灯片。同样的,我们讲的不是H5,而是移动网页。就像是很多人很熟悉PPT,但并不知道什么是PPT一样,很多人熟悉H5,但是也不清楚它究竟是什么,那么费这么大劲了解定义又有什么用?

了解定义的作用

直到今天,我还经常会收到很多设计师朋友的求助,他们总会发来一个链接,问我这个是不是H5;而通常情况我都没有必要打开,因为如果不是移动网页,你怎么可能通过微信发给我?当人对概念模糊时,是根本无法进行有效创作的,他们会盲目跟风,会被他人的成功和举动所影响,就像是2015年~2016年在国内发生的情景,90%的创作者只会跟风,对H5本身的误读造成了他们创作的屏障。而H5是个崭新的领域,它最需要的就是我们这些设计者的开荒,伪装接电话、伪装朋友圈、视频的第一次大胆植入、3D交互效果的第一次运用,这些举动没有对H5本身的理解和认识,是根本无法实现的。

当你知道移动网页能做的H5都能做时,这实际是对开发者想象力的一种解脱,你的参考对象再也不是其他人的案例,而是移动网页技术本身,这对设计者的意义巨大。所以说,认识H5的定义是你有效设计的开始,而下一节我会告诉你H5究竟有多大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