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薪酬体系
薪酬体系,是人力资源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基于一定价值标准建立起来的,向员工支付各种报酬形式的组合系统。常见的薪酬体系包括基于岗位的薪酬体系、基于职能的薪酬体系和基于绩效的薪酬体系等。
1.2.1 薪酬体系的构成
薪酬体系主要由四大部分构成,如图1-5所示。

图1-5 薪酬体系的构成
1.基本工资
基本工资也称本薪,是员工薪酬的主体,由企业根据员工的工作性质、工作类别、工作责任等因素,按照规定的工资标准支付,较之工资额的其他组成部分具有相对稳定性。
2.奖金
奖金是对员工在创造出超过正常劳动定额以外的效益时,所给予的物质补偿。奖金的设置,旨在鼓励员工提高工作效率或绩效。
3.津贴和补贴
津贴是指补偿员工在特殊条件下的劳动消耗及生活费额外支出的工资补充形式,如高温津贴、野外作业津贴、夜班津贴等。
补贴是指为保证员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上涨或变动影响而支付的各种补贴,常见的补贴包括交通补贴、住房补贴等。
4.福利
福利是指除了工资、奖金以外,根据国家、省、市的有关规定,员工所应享受的待遇以及公司为保障与提高员工生活水平而提供的相关福利措施。福利应是人人都能享受的利益,它能给员工以归属感。常见的福利形式包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住房公积金、带薪休假等。
1.2.2 薪酬体系设计3P模式
3P薪酬模式是指企业向员工支付薪酬是以3P为依据的模式。3P,即岗位(Position)薪酬、个人能力(Personality)薪酬、绩效(Performance)薪酬。
1.岗位薪酬
岗位薪酬以岗位劳动责任、劳动强度、劳动条件等评价要素确定的岗位系数为支付工资报酬的依据。在这种薪酬体系中,一个岗位对组织的贡献程度是其获得报酬的主要参考依据,与从事该岗位员工的个人能力以及所创造的效益没有关系。
2.个人能力薪酬
个人能力薪酬以员工本身所具有的知识、技能及素质水平作为薪酬支付的基础。在这种薪酬体系中,员工的资历、学历及其所掌握的知识、技能都将成为其获得报酬的主要参考依据,与该员工工作绩效和从事的岗位没有直接关系。
3.绩效薪酬
绩效薪酬以员工为组织或企业创造的效益作为薪酬支付的根本基础。在这种薪酬体系中,员工获得报酬的多少与其为组织或企业创造的业绩相关,与其从事的岗位或所具备的能力没有直接关系。
当然,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的组合模式,如有的企业直接以岗位薪酬为基础设计薪酬体系,有的企业则将三种薪酬模式结合起来设计薪酬体系。
1.2.3 薪酬体系设计3E模式
3E薪酬模式是指企业制定薪酬体系时必须遵守3E原则。3E,即外部均衡性(External Equity)、内部均衡性(Internal Equity)、个体均衡性(Individual Equity)。
1.外部均衡性
外部均衡性是指企业向员工支付的薪酬与该行业市场平均薪酬相比,比较公平或具有一定的优势,即外部公平性。
2.内部均衡性
内部均衡性是指企业向员工支付的薪酬与每个岗位的内在价值相符。
3.个体均衡性
个体均衡性是指个人与企业内部相同或相似岗位的员工相比,其薪酬是否公·6·平和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