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歌颂美 艺术和神性的诗歌读米开朗基罗抒情诗十首
杨德友
作者介绍
杨德友,1938年生,北京市人。1956年肄业于北京外国语学院,波兰语专业;1961年毕业于山西大学外语系,留校任教;任山西大学外语系教授,硕士生导师。1982年—1985年在美国南卡罗来那大学作访问学者,研究比较文学与比较文化。有译著《论基督徒》、《未来千年文学备忘录》、《托尔斯泰与陀斯妥耶夫斯基》、《俾斯麦回忆录》(第一卷)、《关于来洛尼亚王国的十三个童话故事》等出版。
推荐词
他的诗歌大体上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对美的热爱、艺术、老年和上帝,但这几个方面又常常是互相交错、互为补充的。他对美的热爱主要体现在他对男人和女人的人体美的赞颂,这不仅见于他的雕刻和绘画,而且更详细地体现在他对具有天赋人体美的友人的态度上。对他来说,人类之美是一个整体,无论是女性的美丽,还是男性健美和英俊,美是一种恩惠,是坎坷生活中的光明。
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1475-1564)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艺术家和诗人。他勤奋无比,在雕刻、绘画和建筑三方面都取得巨大成就。他很长寿,漫长的一生充满了痛苦和欢乐。近五百年来,他的艺术杰作和诗歌令各国、各时代的人民倾倒。遗憾的是,我国读者还没有很多机会欣赏他的诗。这里选译的十首诗和评析,也只能让读者对他的诗歌创作有一概略了解,所谓管窥蠡测吧。
米开朗基罗一生共写诗和诗歌片断343篇。体裁多为十四行诗和抒情长诗。在他生前,他的诗已经广为流传,受人喜爱。在少年时期,他曾在美迪奇家族的“柏拉图学院”听到诗人和学者谈诗、诵诗,培养了对诗歌的兴趣。后来他研读过但丁的作品和古希腊、罗马诗人和学者的作品,并注意到了关于诗画关系的讨论,意识到了文学与艺术的关系。他一生都注重诗,写诗,而且有感即发,随时写作。
他需要诗。他感到诗是交流媒介,有助于表述思想感情,同时写诗也是为抒发精神的追求和痛苦。在他的晚年,情况尤其如此。
他的诗歌大体上有四个方面的内容:对美的热爱、艺术、老年和上帝,但这几个方面又常常是互相交错、互为补充的。他对美的热爱主要体现在他对男人和女人的人体美的赞颂,这不仅见于他的雕刻和绘画,而且更详细地体现在他对具有天赋人体美的友人的态度上。对他来说,人类之美是一个整体,无论是女性的美丽,还是男性健美和英俊,美是一种恩惠,是坎坷生活中的光明。因此,他对美的颂扬和情爱常常汇合为一,但绝无世俗的情欲之嫌。人体美吸引了他的全部注意力,所以他很少注意其他的美,如风景美。他的诗还表现了他在艺术创作过程中的感受,如关于雕刻《大卫》、《夜》,关于绘画《创世纪》的诗。关于老年和上帝的诗占有重要地位。他的大部分诗是在1530年(55岁)以后写的。许多诗都表达了他对死亡的思索。他是一个虔诚的天主教徒,这时他更多地想到拯救、上帝和耶稣基督是自然的。肉体的死亡他不惧怕,他所担心的是灵魂是否能够得到拯救。
米开朗基罗诗歌的主导思想是柏拉图主义和文艺复兴时期兴起的新柏拉图主义。柏拉图认为世界是一种神性理性的不完美的模仿,是上天的原型或理式的影子般的抄录,因此,诗人模仿的是这种类象,作品是模仿的模仿,和真理隔着三层。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认为,正因为诗所“抄录”的不是自然,而是神性的原型,所以诗是最值得尊敬的模仿形式。这派哲学家之一菲奇诺首先使用“柏拉图式的爱情”这一词语说明精神态度。这一爱情观念被发展成为这样一种理论:形体美是灵魂内在优雅和精神美的外在表现,而这种精神的映射则是上帝本身光辉灿烂之美的一种延伸。因而,一般地说,进行柏拉图式精神恋爱的人对其情人或爱人外形美的倾心和崇拜的条件是这种美反映出美的所有者的灵魂和最终的神性。世间人的美即上帝的影像,即神性。这样恋爱的人脱离尘世间的肉体欲望,追求对至福真观(在天国得以觐见天主)的观照。这样一种态度贯穿了中世纪晚期和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抒情诗和情诗。米开朗基罗在青年时代饱受这种传统的教育,其影响广泛见于他的诗歌。这一点的确是理解他的诗歌乃至艺术杰作的一把钥匙。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诗歌深受但丁和彼特拉克的影响,而米开朗基罗的同时代人阿里奥斯托又把诗歌语言推向一个高峰。人文主义艺术家崇尚古代文化,脱离人生及其冲突,在诗歌中寻求愉快。米开朗基罗却不如此,他在诗歌风格和精神方面和但丁有共同之处。他的诗雄浑有力,有重量,比喻突冗,出人意表,有大理石般的沉稳感,或纪念碑式的庄严。他自己的心灵就是笔下诗作的主体,所以很少旁征博引、讲究典故。例如,他常用铁锤和顽石的形象,十分新颖。他的灵魂进入诗歌,酷似古希腊文学的核心——命运和基督教的信仰。他虽然说自己“不是诗人”,自己的诗“不在行、猛烈而粗糙”,但是文学史家们公认他是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诗人之一。
他的诗虽曾广为流行,但正式出版是在1623年,而且遭到篡改和歪曲,到1863和1897年才出审订本,恢复了本来面目。他的诗在他的祖国意大利长盛不衰,在世界各国也广有读者,各国名诗人都十分喜爱,亲自译介,如英国的华兹华斯、美国的朗费罗、奥地利的里尔克等。
在我国,米开朗基罗的诗译文只见于个别诗选和关于他艺术作品的论述之中,而且译文似乎对原诗诗歌形式未予充分考虑;把十四行诗译成现代自由诗体,似有不妥之虞。本文作者在译他的十四行诗时没有遵从他采用的彼特拉克十四行诗韵脚,即abbaabbacdecde,而尽可能遵从中国古诗韵律,或一韵到底,同时尽可能让每行字数一致;抒情短诗的翻译,也力求一韵到底。这样做是力求保持诗歌的形式,以利于读者接受。形式对诗来说依然是重要的。
大卫把投石器紧握
拉弓人是我。
米开朗基罗。
参天巨柱被损破。[1]
米开朗基罗大约在1502年写了这首诗;写在为雕像《大卫》画的一张草图(现存巴黎罗浮宫)上。他于1501到1504年创作《大卫》。大卫是古代以色列建立王国后的第二个国王,古代以色列民族最杰出的英雄,原为牧儿,曾用投石器杀死了侵略祖国的非利士人巨人歌利亚。大卫也是诗人,他的挚友约拿单战死之后,他曾作《弓之歌》抒发友情,以示悼念。弓和箭是彼特拉克派诗人们喜爱的形象。米开朗基罗是爱国者,歌颂大卫是为表达统一祖国的强烈愿望。他十分热爱大卫,“拉弓人是我”,要用弓来保卫祖国,进行战斗;显然也借“弓”来间接表示视大卫为挚友。“参天巨柱被损破”,必定是指祖国河山破碎,乾坤期待重整,很可能又指雕刻《大卫》(5.5米高)所用的6米高巨石:据瓦萨里的《米开朗基罗传》载,巨石曾被一个名叫西蒙尼的雕刻家破损,而米开朗基罗在设计和雕刻《大卫》时巧妙地避开了破损部分,完成了这件伟大的作品。因此,可以认为这一句表明了他创作这一巨大雕像的决心和匠心。米开朗基罗可能在气馁时刻觉得每种艺术都有局限性,而需要另一种艺术抒发胸怀,这首最早的诗是这一见解的证明。
致比斯托亚的乔万尼
我患有甲状腺肿大,疼痛难当,
就像伦巴底的成群老鼠一样
我几乎把大量的脏水都喝光
肚子连着下巴,绵延一路膨胀。
络腮胡子朝天,项背挂在双肩,
高挺起鸡胸脯,这是我的尊颜。
你看,从画笔上滴下颜料点点,
我的脸像地板,涂得色彩斑斓。
我的左右髋骨都已挤进腹部,
一坐下来就正好和驼背相反;
既然不能平视,走路就瞎胡窜。
脸面胸腹皮肤紧绷,几出破绽,
后背上下的绉皮又缩成一团;
挺胸弯背。像亚述拱顶的半圆。
挺肚弯背,浑身污垢,
连我的思想也都脱离了脑壳:
一支绳子枪扭弯,射击好不了。
守住我濒死的绘画,
乔万尼,和我日益衰落的名誉:
这地方很坏,何况我不是画家。
从1508到1512年,米开朗基罗在罗马凡蒂冈西斯廷教堂天花板上创作《创世纪》,总面积超过600平方米,人物有几百个。全部工作都由他一人完成。瓦萨里在关于他的传记中说:“他工作时极为辛苦,脸必须向上,所以损害了眼睛。在那以后的几个月中间,他必须把信放在头上方,昂首阅读;看画也是这样。”他在1510年写了这首十四行诗,又增补了六行,诗稿右下侧还作一草图,画出自己脸面朝天作画的姿势。在这首诗里,诗人以幽默、夸张的口吻描写自己,用了许多似乎粗俗丑陋的字眼,如:甲状腺肿大、老鼠、鸡胸脯、驼背,等等,但是在这类描写之后,我们可以清晰目睹他的极度劳累,而且,这种苦工还要延续两年。在附加的六行的前三行中,他从躯体的损伤谈到精神的紊乱,是前者造成了后者:“连我的思想也脱离了脑壳”,弯枪杆子无法使用。这未必是事实,因为大艺术家是绝不草率表现即使是极小的细节的,他当然要高度集中地思考。这样写是从反面衬托当时的含辛茹苦。在最后三行中,诗人说他的绘画要死去,名誉要衰落,因为艺术作品是模仿的模仿,而久存的是理式,这大概是他的柏拉图艺术观的反映。但是艺术家无不希望荣名久存,所以自然希求保护。“这地方很坏”,指他不情愿作画,工作条件恶劣,受阻颇多;这不是他应该来的地方,因为他不是画家。在此期间,他曾写过一个收条:“我,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今收到西斯廷教堂作画部分付款五百杜加特。”当时米开朗基罗正当壮年(33-37岁),所以这首诗的总体调子是乐观的。
这块那块每块顽石都在期待
我粗重锤子把人的面容引来,
但另有一位师匠指导我创作,
控制我的每个动作、每个节拍。
星外天外那高在天堂的铁锤
每一敲击都使他人和他自己
更加伟大光辉。而首创锤具者
也把生命赠给一切,永不止息。
既然那效力最佳最奇的敲击
从九天落下径直降临作坊里,
我就无需打锤,我锤子已飞离。
在这里我束手无策,笨拙无技,
无以再继。只等那神性的高师
赐我教诲,在尘世我孤独无依。
利奥纳多
她(“锤子”)在尘世的孤寂中用自己的美德赞誉美德,没有人为她提供灵感。但是,在天上,她必定有许多同伴,因为只有热爱美德者才能在那里久居。因此,我希望她从天上完善我的锤子。
在天上,她肯定遇到了为她提供灵感者,因为在尘世作坊里全部美德都已受到赞美,她无从得助。
这首诗大约写于1528年。诗中既有柏拉图主义因素,也有基督徒的情感。这是米开朗基罗的真实的声音。“人的面容”,美,蕴藏在每一块大理石之中,诗人之所以能够用锤子将它挖掘出来,是因为“另有一位师匠指导我创作”,这可能是他的已故的友人。但是,“首创锤具”、“把生命赠给一切”者,从“九天”之上把“效力最佳最奇”的技巧送到作坊里,这就是造物主上帝,如果这“神性的高师”不“赐我教诲”,我就“束手无策”。我的锤子必须飞向上帝,汲取他的神力,才能完成工作。柏拉图主义认为,人创造的美只是“理式”的模仿,“理式”就存在每块大理石中,所以诗人才能将其揭示;但“神性的高师,是赐给生命的上帝,美亦他的创造,或者说,美就是上帝本身。这是基督教思想。
诗后面的利奥纳多可能是指米开朗基罗哥哥的儿子,即当时刚刚九岁的侄子。该诗约在他哥哥逝世的1528年写成,用以向侄子追述他父亲的美德,因此,死亡的意念第一次出现在米开朗基罗的诗中。在后记中,诗人说明“只有热爱美德者才能”在天上久居,希望有德者从天上帮助他。既然地上美德已被悉数赞美,那么,赞美神性美德——或“理式”时就只能求助于上帝。
在这首诗里,“锤”的形象是新颖的。米开朗基罗毕生以极大的耐心和顽石周旋,因而这个形象对他十分亲切,屡现诗中。
啊,黑夜,甜蜜的时光,虽然暗黑,
你终于给劳作的人带来歇息。
谁赞颂你,谁就有识洞察明晰;
谁能向你顶礼,内心都不空虚。
阴影和微风把团团忧思输来,
你会把这缕缕思绪切割破碎;
你从最深坑穴轻易唤起智慧,
在这里,攻击无损睿智的光辉。
我多么渴望黑夜。啊,死亡的护卫,
消解灵魂和情感的痛苦疲惫
在舒适中终于制止人的忧虑,
你治愈肌肤,恢复疲弱的呼吸,
拭去泪水,驱散腰酸背痛劳累,
艰苦奋斗的绝望也悄然消匿。
米开朗基罗在1535-1541年间写过几首描写黑夜的诗,以这一首和下一首最为著名。1535年以前,米开朗基罗完成了《暮》、《晨》、《夜》、《昼》、《布鲁图斯》等著名雕像,1536-1541年,则正在创作西斯廷教堂前壁200平方米的巨画《最后的审判》,当时早已年逾花甲。辛勤的艺术家已经时常抱怨周身疲惫、精力不足,夸张地说每工作一天就得休息数日,每当工作完毕腰酸背痛,来不及脱衣,甚至连鞋也不脱就倒在床上休息。诗人喜爱夜,在第三、四行诗中说,谁“歌颂”夜,向夜“顶礼”就有洞察力,就不“空虚”。夜不仅消除人躯体的疲劳,更有意义的是夜可以让人忘记烦恼,让“睿智”发出“光辉”,因此,夜具有医疗的作用。本诗最后一行“艰苦奋斗的绝望也悄然消匿”,的确表明艺术家决心努力工作下去,排除一切干扰,消除偶然来临的“绝望”情绪。而深夜也正在助以一臂之力。艺术家活到老、工作到老的意志的确令人肃然起敬。米开朗基罗注重躯体与灵魂的二元性,认为精神的医疗与恢复是和躯体与感官的休息与放松同等重要的。
中外诗人描写夜的诗可谓多矣,然而,越是受欢迎的题材越不易写好。米开朗基罗熟悉这个题材,因为他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感受。
正因为太阳不用光明的双臂
拥抱这阴冷而又潮湿的大地,
人们才把它另一面叫做“黑夜”,
而对第二种太阳则毫不熟悉。
但是黑夜脆弱,一把闪耀火炬
能夺走它的生命并揭去外衣;
黑夜多愚笨,一声枪击的轨迹
也会让它流血不止,悸动不已。
如果黑夜肯定是某一种产物,
那无疑是太阳和大地的女儿,
太阳给它生命,大地让它留驻。
凡赞扬它品质的人都有错误:
它漆黑一团、不知所措又孤独:
向它宣战,只需萤火虫光一束。
这一首和上一首齐名,也是献给黑夜的;黑夜被比喻为太阳和地球的女儿。黑夜来临,无所不包,但是,“一把闪耀火炬”、“一声枪击的轨迹”、“萤火虫光一束”都可以“向它宣战”,令其“悸动不已”,这几种细小的形象却是指人和人的行动的;人是光明,人必定胜利。在这里,米开朗基罗似乎一反前诗对夜的礼赞,说“凡赞扬它品质的人都有错误”,但是可以认为这两首诗内在的态度是一致的:夜虽然能给人的躯体和灵魂带来安歇和抚慰,但它本身是脆弱的。夜虽然美好,却解决不了人生的问题,人要得到真正的喜悦,要追求美、创造美,必须在白昼、在阳光照耀的时候努力工作,才能达到目的。研究米开朗基罗诗作的学者弗莱认为,这首诗是他最成功的诗作之一:诗中的形象常常从宏观(太阳、大地)向微观(“枪击的轨迹”、“萤火虫光”)跳跃,光明与黑暗反复对比,这都使每一行诗意境十分清新,也十分有力。
米·波纳罗蒂的酬答
既然到处是危害、耻辱和悲哀,
就不如隐身大理石块中沉睡!
闭目不视,充耳不闻何等幸福,
不必唤醒我,说话勿粗声大气。
附:乔万尼·斯特罗齐称颂米开朗基罗·波纳罗蒂的雕像《夜》
一位天使用大理石雕刻了《夜》,
你看她正在浓睡,酣畅而甜美,
她虽然浓睡,却显出勃勃生气,
不信请唤醒她,她会和你答对。
这首四行诗是极为著名的,米开朗基罗写作此诗是为了回答友人斯特罗齐写的颂扬雕刻杰作《夜》的一首诗(见米诗之后附诗)。两首诗都写于1545年。斯特罗齐的诗仅仅是当时称赞这一强劲有力、感人至深雕像的几百篇颂词中的一篇,米开朗基罗有时也欣然接受这类颂词,这是可以理解的。然而,这首诗出自好友之手,他就不能一笑置之,而作出这首酬答诗,虽然诗所反映的心情主要涉及十多年前的往事。米开朗基罗在1521到1531年设计、筹备、创作了《夜》,置于佛罗伦萨的圣罗伦佐教堂。在这一期间,佛罗伦萨城市共和国和教皇之间发生过战争,米开朗基罗曾为保卫共和国充任防御工程总监,构筑防御工事,佛罗伦萨被叛卖、又遭瘟疫和饥荒,教皇的死和新教皇的上任、他们在艺术方面的出尔反尔、朝令夕改,在此之前不久达·芬奇(1452-1519)和拉斐尔(1433-1520)的相继逝世等等,都令米开朗基罗在精神上受到困扰,备感痛苦。四行诗第一行反映的就是这种种因素造成的心境。其实,米开朗基罗一生都多遭坎坷:艺术上不能随心所欲、受制于艺术保护人,又遭嫉贤妒能者的飞短流长和同行的闲言碎语,自己家中父兄不断加给的经济压力等等,直到他行将就木之时。尽管诗中流露出悲观的逃避主义情绪端倪,但他一生都是讲求行动、积极进取的,克服了种种困难,完成了伟大的艺术创举。诗中的情调也只是“一时情绪”吧。
你的灵魂降临尘世苦度岁月,
从天上来,还要归返升上天去,
就像一位光明天使,优雅美丽,
纯净人的思想,赠给世界荣誉。
你的赐赠令我感情炽烈、殷切
不仅因为你的面容英俊秀美:
爱情需要美德和它一起长在
而不需转瞬即逝的悲欢情怀。
新颖和大胆的事物与此相同,
大自然的整体都为它们尽忠
天上的全部源泉也为之欢庆。
通过尘世的美,我也能够看清
认识我的上帝;凡是高超反映
上帝的事物,我都热爱崇敬。
这是米开朗基罗生前自选拟出版的105首诗的最后一首;诗是献给他的学生和挚友托马索·卡瓦利耶里的。米开朗基罗在1532年57岁时认识了他,他当时22岁。师生之间真挚的友谊——崇高的忘年交——一直延续到1564年米开朗基罗逝世。在生命的最后时刻,这位友人都一直看护着他。米开朗基罗喜欢他,珍视他的爱谊,为他写了许多诗。他之所以钟爱这位青年,是因为这位青年极欲拜他为师学习艺术,还因为他受过良好教育、态度认真、尊敬师长,而且相貌出众,有古希腊运动员的那种健美体质。在艺术方面,他虽然成就平平,却是一个尊师的学子和模范的父亲。米开朗基罗对他的美质的歌颂表现了他们友情的圣洁。
众所周知,诗人深受柏拉图式爱情的影响,认为尘世的人、托马索的美是上帝之美的体现,以后还要“归返”到上帝那里去。其次,米开朗基罗还把尘世比做监狱,所以早晚要脱离,所以人是在“尘世苦度岁月”。诗的前两行开门见山,道出这一主题。接着赞美挚友像“光明天使”,令人精神爽快,令世界生辉。然后笔锋蓦地一转,说“爱情需要美德和它一起长在”,而不需注重世俗的“情怀”。后六行诗先说“新颖的大胆的”艺术得到“大自然”即理式映像的协助,这样“天上的全部源泉”即上帝也“为之欢庆”。在最后三行中,诗人说挚友的美帮助他看到了上帝的绝对的美;既然挚友的美可像明镜一样反映出上帝的美,我自然要“热爱崇敬”。因此,这首诗充分地表现出了柏拉图主义和新柏拉图主义的情爱观。这与其说是歌颂友人,不如说是借友人形象歌颂“理式”或上帝。
米开朗基罗从青年时代起就不喜欢为他人制作肖像,无论是以绘画还是以雕刻为媒介。同样,在诗歌中,除了偶尔一般地提及人的眼睛之外,他从来不具体描绘眼睛的颜色、皮肤的色泽、脸型、体态等等,更遑论华丽多情的比喻。这是米开朗基罗抒情诗与众不同之处。
最伟大艺术家的每一个意象
都蕴藏在粗糙大理石核心中,
只有为优美意象服务的双手
才能把这伟大的意象来索求。
你富神性却空虚,亲爱的夫人,
我所躲避的恶和所期待的善
都潜隐在你一身;我痛苦不堪:
我的艺术和期待的效果相反。
我万般悲痛,却不能谴责爱情,
不能谴责你的美和我的天命,
因为在同一时刻,在你心灵中
你怀有恻隐,又想到死亡,何况
我低微的心智虽然烈焰正旺
却只能诱引你的绝望和死亡。
这是米开朗基罗写给维多利亚·科隆娜的一首诗。诗人在1536年和她结识;到1538年,友谊发展成为互相的爱慕和敬重,当时米开朗基罗63岁,科隆娜46岁——她在1546年逝世。科隆娜青年时期参观过西斯廷教堂,对《创世纪》绘画和画家十分敬佩。她有高度文化素养,是颇有名望的诗人,但一生境遇不佳,晚年多想到死后的拯救。在她生前和死后,米开朗基罗都写过不少诗献给她,这一首是最著名的。这首诗最集中地表现了米开朗基罗的“意象”理论,但其根源是柏拉图主义。诗的前四行比他的其他诗更清晰地讲述了基本原理。这四行诗比关于《夜》的四行诗还要著名。米开朗基罗的好友、当时名学者瓦尔基于1546年在佛罗伦萨学院专门讲演评论此诗。此诗又是文艺复兴时期在法国流传的他的唯一的一首诗。意大利学者,包括伽利略在内,都备加推崇。美国诗人朗费罗亲自将其译成英语。
这首诗写于1538-1544年间,米开朗基罗已进入老年。但是,即使在更早的诗中,他也间或提及死亡,认为生命越长,获得拯救的机会越小,似乎短促的生命反而可提供更大的安全感。他对死亡的态度出自他虔诚的基督教信仰。早在1530年(他55岁)之后,他已认为自己进入老年,这表现在他的诗中。但有趣的是,仅差两个星期他就活到了89周岁,从当时欧洲人的平均寿命看,这是极长的寿命了。另外,他还认为现时的善与恶的未来发展不可预测,而且善恶同行,相辅相成:
善不持续之处,恶亦不能持续,
司空见惯例证是善蜕变为恶。
可见,在他的观念中,善恶为一体,密不可分;二者结合起来则为一整体。他说在科隆娜身上“潜隐”着他“躲避的恶”和“期待的善”,显然是一番好意了。他只能从“富神性却空虚”(因为她的美是尘世的,不是美的“理式”,故“空虚”)的友人那里“诱引死亡和绝望”,这里的“绝望”和第八行呼应:艺术和艺术源泉上帝是有距离的。至于“死亡”,除上述有关叙述外,还因为科隆娜晚年病魔缠身,亦多谈到死亡。
这是米开朗基罗写给他十分敬爱的美丽女友的情诗,很有代表性。这种情诗对一般中国读者来说恐怕是显得匪夷所思,然而,从米开朗基罗的人情观、艺术观来看,则应该是顺理成章的吧。
正像中空的模具一件
等待熔化的黄金或白银。
然后被击破,从而展现
完美的作品;我也只能凭借
内心爱情的火焰把空虚填满
并满足对夫人你永恒之美的需求:
这是风烛残年的情感和心愿。
你的温柔和爱恋
注入我心田,通过这狭窄的空间,
为了把你完美的形象复现
我苦斗不已,却至死不如愿。
这是米开朗基罗献给科隆娜的一首抒情短诗,在形式上和十四行诗有所不同。在这首诗里,米开朗基罗又一次形象地展现了他艺术哲学的基本信条:艺术形象是先验地存在的。在这里,他的观念从雕刻和绘画扩大适用于金匠和银匠:正如采石场的大理石块等待着雕刻家释放其内部潜藏的形体那样,模具也期望着“熔化的黄金和白银”。在这首诗里出现了“火”的形象,金银匠的艺术固然舍火莫属,但诗人自己也被友人之美激发的火热感情支撑着、消耗着,尽管他晚年写给友人和情人的诗在语调上或许不如中青年时代那样奔放。
在诗中,诗人表明他“只能凭借内心爱情的火焰”把“空虚”(“中空的模具”的比喻,或内心的憧憬)填满,虽然“风烛残年”,来日无多,但这一夙愿依然强烈。诗人自己不久于人世,“空间”是“狭窄”的,但依然“苦斗不已”,把她的“完美的形象复现”,虽然“至死不如愿”,因为她的美是神性的。诗人并没有真的为她造像,而是通过这些诗句颂扬她的美和抒发自己的感情。
米开朗基罗的诗,就整体而言,对于理解他的全部艺术创作都具有重大意义,因为他的艺术哲学信念若无诗作作为旁征,恐怕久已泯灭。
我短促的生命已经走到尽头,
历经大海汹涌波涛,驾一小舟,
在人类共有港口和沿岸,人人
要总结自己的作为,无论劣优。
啊,到现在我才明白,我的艺术
愚蠢、生硬,远离它真正的源头;
我曾把艺术当做偶像和君主,
但艺术只带来悔恨,无法补救。
光明的爱情向往,是何等愉快,
我面临两种死亡,前景又何在?
第一种我确信,但惧怕第二种。
绘画和雕刻再不能抚慰、镇定
我的灵魂,它转向神性的爱,爱
在十字架上流血又拥抱我们。
1554年9月19日,米开朗基罗把这首诗寄赠给他的传记作者瓦萨里。这时诗人已近80周岁。寄诗时还写了短信(见评介文章)表明他不服老,依然以诗抒发情怀。他已经辛勤创作了65年(从他15岁进入美迪奇家住宅算起),几十年之中,他忍受过种种痛苦,也享受到了创作和友情的欢乐。如今“生命已经走到尽头”,他要在死去以前做出总结,才发现他崇拜的艺术“远离它真正的源头”,即上帝,或者“理式”。死已临近,肉体的死不足为惧,但灵魂是否要死去或可得救则令他不安。这是一位虔诚天主教徒必然考虑的大事。既然“绘画和雕刻再不能抚慰、镇定我的灵魂”,那么,为求得拯救,则要想到上帝和上帝的爱,这就是上帝的儿子耶稣·基督。这首诗反映了米开朗基罗老年时期的矛盾心情,他热爱生活和艺术,却又为灵魂的永生忧虑。诗的情绪和四年以前瓦萨里赠给他《艺术家列传》时他为答谢而作的那首诗不一样的(译文见《世界美术》1980年第3期51-52页)。
(发表于《名作欣赏》1990年第6期:歌颂美、艺术和神性的诗歌——读米开朗基罗抒情诗十首)
[注释]
[1] 本文中赏析的诗均为本文作者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