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原子结构及核外电子运动状态
一、原子结构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哲学家德谟克利特提出:“万物都是由极小的、硬的、不可穿透的、不可分割的微粒结合起来的”。这种微粒叫“原子”——意为不可再分的原始粒子。
1803年,道尔顿提出了原子的“钢球模型”。他认为一切物质是由不可再分割的原子组成的。同种类原子完全相同,不同种类原子不同。
1898年,汤姆逊提出了原子的“浸入模型”。电子被发现后,他提出电子浸于“均匀分布的正电性球体”的原子模型。
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含核模型”。α粒子散射实验发现原子中正电荷不是“均匀分布”的。他提出“原子中正电荷密集在一个很小的、坚实的、叫做原子核的区域内。围绕着它作高速运动的电子的数目等于核的正电荷数”。
1913年,玻尔提出了原子的“行星式原子模型”。在含核原子模型及普朗克量子论的基础上,引入量子化条件成功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性,提出“核外电子在固定轨道上绕核运动”的原子行星模型。
1926年,薛定谔提出了原子的“原子波动力学模型”。在核外电子运动波粒二象性的基础上,融合玻尔固定能级思想、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德布罗依电子波动性的创见,提出“电子是围绕着原子核的三维波”。
总之,原子非常小,以碳(C)原子为例,其直径约为140pm(皮米),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原子核和一些微小的电子组成的,这些电子绕着原子核的中心运动,就像太阳系的行星绕着太阳运行一样。构成原子的结构粒子之间的数量关系如下:
①质量数(A)=质子数(Z)+中子数(N)
②质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二、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
(一)卢瑟福有核原子模型
1911年卢瑟福通过粒子散射实验,确认原子内存在一个小而重的、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建立了卢瑟福的有核原子模型:原子是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和核周围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组成,原子半径约为几百个皮米(1pm=10-12m),核半径约为几至几十个飞米(1fm=10-15m);原子核由带正电荷的质子和电中性的中子组成,质子的质量和中子的质量分别为1.67243×10-27kg和1.67493×10-27kg,原子核外电子的质量为9.1096×10-31kg,电子质量约为质子质量的1/1836。
卢瑟福的模型与经典电动力学是相矛盾的。
据经典电动力学,带负电荷的电子围绕带正电荷的原子核高速运动时,应当不断地以电磁波的形式放出能量。原子整个体系每放出一部分能量,电子就必然向核靠近一些,因此最终的结果是电子离核越来越近,落到原子核上,原子将不复存在。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多数原子是可以稳定存在的。此外,原子发射电磁波的频率决定于电子绕核运动时放出的能量,由于放出能量是连续的,因而原子发射电磁波的频率也应当是连续的。但是,试验证明原子的发射光谱是不连续的线状光谱,原子只发射具有一定能量波长的光。
(二)玻尔的氢原子理论
玻尔(N.Bohr)在1913年综合了卢瑟福的核式模型、普朗克的量子论和爱因斯坦的光子学说,对氢原子光谱的形成和氢原子的结构提出了一个有名的模型——玻尔氢原子模型。
玻尔氢原子模型包含以下基本假设:
(1)定态假设:原子系统只能具有一系列的不连续的能量状态,在这些状态中,电子绕核作圆形轨道运动,不辐射也不吸收能量。在这些轨道上运动的电子所处的状态称为原子的定态。能量最低的定态称为基态,能量较高的定态称为激发态。
(2)频率假设:原子由某一定态跃迁到另一定态时,就要吸收或者放出一定频率的光。光的能量hν等于这两个定态的能量差。
hν=E2-E1
(3)量子化条件假设:电子运动的角动量L(L=mvr)是不能任意连续变化的,必须等于h/(2π)的整数倍。
mvr=nh/(2π)n=1,2,3,…
式中,m为电子的质量;v是电子运动速度;r是电子运动轨道的半径;h是普朗克常数;n为量子数。
玻尔理论的第一点可用来说明原子的稳定性问题。原子不受激发时,电子处在低能级的轨道上,既不吸收能量也不放出能量。玻尔理论的第二点则可用来说明氢原子光谱的规律性。光谱的不连续来自能级的不连续。
玻尔理论虽然对氢原子光谱得到相当满意的解释,但它不能说明多电子原子的光谱,也不能说明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这是因为它没有摆脱经典力学的束缚。虽然引入了量子化条件,但仍将电子视为有固定轨道运动的宏观粒子,而没有认识到电子运动的波动性,因此不能全面反映微观粒子的运动规律。
(三)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波粒二象性(或二重性)是量子力学的基础,是理解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关键。电子既有粒子性也有波动性,经典力学无法理解,但在微观世界,波粒二象性是普遍的现象。
电子在核外某处单位体积内出现的概率称为该处的概率密度。我们常把电子在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大小用点的疏密来表示。电子出现概率密度大的区域用密集的小点来表示,概率密度小的区域用稀疏的小点来表示,这样得到的图像好像带负电荷的电子云一样,故称电子云图。它是电子在核外空间各处出现概率密度的大小的形象化描绘。电子的概率密度又称电子云密度。
(四)四个量子数
由三个确定的量子数n,l,m组成一套参数可描述出波函数的特征,即核外电子的一种运动状态。除了这三个量子数外,还有一个描述电子自旋运动特征的量子数ms,叫自旋量子数。这些量子数对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确定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原子轨道或电子云的形状和伸展方向,以及多电子原子核外的排布是非常重要的。
1.主量子数n
n称为主量子数,表示电子出现最大概率区域离核的远近和轨道能量的高低。n的值从1到∞的任何正整数,在光谱学上也常用字母来表示n值,对应关系是:
n值:1,2,3,4,5,6,7…
光谱学符号:K,L,M,N,O,P,Q…
对n物理意义的理解,我们注意以下三点:①n越小,表示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区域离核近,n越大,表示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区域离核远;②n越小,轨道的能量越低,n越大,轨道能量越高;③对于同一n,有时会有几个原子轨道,在这些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在同样的空间范围运动,可认为属同一电子层,用光谱符号K,L,M,N…表示电子层。
2.角量子数l
l称为角量子数,又称副量子数,代表了原子轨道的形状,是影响轨道能量的次要因素。取值受n的限制。对给出的n,l取0到n-1的整数,即l=0,1,2,…,n-1(当n=1,l=0;n=2,l=0,1;n=3,l=0,1,2;等等)按照光谱学习惯可用s,p,d,f,g…表示。
对l的物理意义理解我们要注意的是:
①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量与n,l有关。②能级由n,l共同定义,一组(n,l)对应于一个能级(氢原子的能级由n定义)。③对给定n,l越大,轨道能量越高,Ens<Enp<End<Enf。④给定n讨论l,就是在同一电子层内讨论l,习惯称l(s,p,d,f,g…)为电子亚层。
3.磁量子数m
m称为磁量子数,表示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取值受l的限制,对给定的l值,m=0,±1,±2,±3,…,±l,共计2l+1个值。
对m的物理意义理解我们要注意的是:①l值相同,m不同的轨道在形状上完全相同,只是轨道的伸展方向不同;②l相同,m不同的几个原子轨道称为等价轨道或简并轨道。如l相同的3个p轨道、5个d轨道或7个f轨道,都是等价轨道。
4.自旋量子数ms
ms表示电子在空间的自旋方向。它是在研究原子光谱时发现的。因在高分辨率的光谱仪下,看到每一条光谱都是由两条非常接近的光谱线组成。为了解释这一现象,有人根据“大宇宙与小宇宙的相似性”,提出电子除绕核运动外,还绕自身的轴旋转,其方向只可能有两个: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用自旋量子数ms=+1/2和ms=-1/2表示。对于这种自旋方向,也常用向上和向下的箭头形象地表示。
综上所述,描述一个原子轨道要用三个量子数(n,l,m),描述一个原子轨道上运动的电子,要用四个量子数(n,l,m,ms),而描述一个原子轨道的能量高低要用两个量子数(n,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