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低碳经济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既需要理论指导也需要实际解决方案。城市是国家经济发展的主要载体,国家低碳经济目标的实现最终需要具体落实分解到低碳城市建设中来。随着国内低碳省市的试点工作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根据自身特点提出低碳发展专项规划和相应政策。然而各界对于低碳城市的概念理解各异,如火如荼的低碳经济实践也呼唤着建立一套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从2008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率先在国内开展了中国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研究。在对低碳经济进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构建了以低碳产出、低碳消费、低碳资源和低碳政策为维度的衡量指标体系,并在广元市、吉林市、深圳市和黄石市等一些城市的低碳发展路线图研究中得以应用,被一些媒体视为中国低碳城市的评价标准。
作为中国与瑞士在气候变化领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10年,瑞士发展合作署在中国发起“中国低碳城市项目”,并委托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借鉴国际经验,深化拓展“中国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共同推动中国低碳城市建设走向规范化。通过近三年的研究,编制完成了有方法论支撑的中国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及应用指南。
作为中瑞合作低碳城市项目为中国城市开发的评价工具,中国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及应用指南借鉴了欧洲能源奖以及瑞士能源城市项目的成功经验,基于中国国情进行调整,并在山东德州、河北保定、云南昆明、四川眉山、宁夏银川、北京市东城区进行了测试。
中国低碳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由指标清单、低碳城市评估报告和城市行动计划三大部分组成。三者相辅相成,指标清单又分为主要指标体系和支持指标体系两大评价工具,也是整个指标体系的核心;评估报告是产出结果,是对案例城市低碳建设行动的阶段性总结;行动计划是建议,也是城市在下一轮低碳建设中改进的依据。
中国低碳城市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学的理论基础来自管理体系领域耳熟能详的“PDCA”(plan, do, check, action)理念。通过“规划—执行—检查—处理”这一周而复始的循环,逐渐总结成功或失败的经验,在下一轮循环中不断改进。该指标体系的最大特点是不仅能够反映城市低碳发展现状,还能够在考虑城市地域特点和资源禀赋的同时兼顾城市向低碳转型的努力程度,帮助城市了解其低碳发展的现状与差距,发现问题,找出优势与劣势,借鉴先进城市成功经验,进而科学地推动中国城市低碳转型进程。
作为一项探索性和前沿性的研究工作,我们不断对项目研究目标与研究方向进行调整。在研究过程中,瑞士发展合作署前参赞梅尔(Walter Meyer)先生深入介入了项目研究并给予了具体的技术指导,王丽艳博士、刘可先生、白晨曦博士、李扬女士、白洁女士也为项目执行给予巨大支持。特别要感谢现任参赞菲利普(Philippe Zahner)先生,他在项目执行每每进入困境之际,总是能够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为项目取得最终成果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感谢中国低碳城市项目管理办公室对项目的支持,张瑞杰主任、靳青经理、翁维力经理、解洪兴经理、王波勇经理不仅具备专业知识,而且具有很高的研究热情,他们协调了本研究的所有调研工作,并全程参与指导。
感谢中国低碳城市项目试点城市山东德州、河北保定、云南昆明、四川眉山、宁夏银川、北京市东城区政府对本项目研究的配合与支持。在中国低碳城市项目管理办公室的协调下,项目组多次前往上述试点城市进行座谈调研,测试指标体系和收集数据。特别要感谢德州市节能监察支队、保定市低碳经济研究院、昆明市低碳发展研究中心、眉山市质量监督局、银川市发改委、北京市东城区发改委和产促局相关领导和同人对项目组的大力支持。
特别要感谢瑞士专家Robert Harbaty先生对项目的贡献,他带来了欧洲的先进理念和方法;特别要感谢国家发改委气候司蒋兆理处长对本项目研究的指导和充分肯定,让我们及时了解国家需求并充满研究动力。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潘家华所长为项目总负责人,庄贵阳研究员为项目执行负责人,朱守先副研究员负责项目协调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张莹副研究员、熊娜博士、崔玉清博士、袁路博士生、周亚敏博士、李庆高级工程师、穆昊明博士、梁本凡研究员先后参与到项目研究工作中,并做出重要贡献。
潘家华研究员、庄贵阳研究员和朱守先副研究员曾在多种场合(国内外会议和论坛)上推介本项目研究成果。在2011年12月德班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项目组把项目简介在“中国角”以及中国社会科学院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展台分发,并在相应边会上推介研究成果,引起很多与会代表的关注并索要研究成果。“三年磨一剑”的成果终于要与读者见面了,我们欣喜之余,更希望有更多的城市能够将本项目的指南用于城市低碳管理,我们也愿意进一步为城市的低碳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所长
2013年5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