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多人在呼喊:“秦,秦,秦!”
婚礼仪式就此完成,但欢庆活动却远远没有结束。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新娘、新郎脱去正装,换上适合舞蹈的服装,然后带领前来参加婚礼的宾客们尽情欢歌舞蹈。
余粟想起自己此次来伊朗,根本就没带适合这种场合的服装、鞋子,想借此机会“溜坡”:“哈梅德,我没有衣服呀,要不咱们这个环节就取消吧。”
哈梅德没有回答,却朝自己的弟弟使了个眼色。小舅子迅即从婚礼仪式台子后面拿出了一套崭新的衣裤和一双新的休闲鞋。
余粟不知这是专门为自己准备的,就说:“尺码不知是否合适呢,还是算了吧。”“放心吧,你穿上肯定合适。”哈梅德好像有百分之百地把握:“告诉你,第一晚你刚来伊朗时,我妈妈就把你的衣服、裤子,还有鞋的尺寸都量好了。”
换好装束后,余粟、哈梅德和宾客们一同来到了客厅。这时,乐队也奏起了欢快的伊朗舞曲。
新郎、新娘先随着音乐舞起来;然后,狂欢开始了。波斯民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早已按捺不住的青年人纷纷跃入客厅中央,跳舞的人很快就越来越多。在显得拥挤的客厅中,所有的舞者个个跳得娴熟自如,旁若无人,如醉如痴。
一会儿,乐队吉他手变了风格,弹起了摇滚,全场嘉宾都在高度亢奋中舞动,客厅吊灯暗下来,取而代之的是疯狂闪烁的霓虹灯。余粟和哈梅德被包围在舞池中心,人们都在围绕着他们跳舞。
被翩跹舞动的人群包围着,被音乐的欢快旋律叩击着,余粟情绪被撩拨得亢奋起来,完全忘记了自己先前因婚礼突然降临而陷入的忧虑,进入了一种完全释放的状态。他摆弄着各种舞姿,挥动手臂,在客厅中央忘情地舞动起来。
摇滚,宣告了轮到在场的单身女性们展现的时机。她们围绕着新郎频频起舞,个个身手不凡,性感十足。
这些姑娘们十分吸引人们的眼球!在家中举办的婚礼庆典,让她们得以甩掉长袍和头巾,换上华丽的长裙或能够展示身段的时装,头发梳编成或精心雕琢或简单时尚的各种别出心裁的样式。她们时而陶醉地舒展柔软的双臂,时而炫耀地扭动灵活的腰胯,时而潇洒地甩动长发,兴之所至时,更是疯狂地抖动耸起的双肩,把浑身上下金光闪闪的长裙抖得让人眼花缭乱。
在伊朗,有条件的家庭的女孩子从五六岁时起,就会被家长送到专门的学校,学跳这种传统舞蹈,以求把她们塑造成真正的波斯美女。
整个客厅弥漫着波斯人特有的热情,所有的人都融入其中。坐着的人们击掌和乐,并不时地和着音乐和舞蹈的节奏发出“嚯!嚯!”的欢呼声。
余粟想,这是该展现的时候了,我可不能畏缩。他想让伊朗人从他身上看到,中国并非只有古老的长城,只有琴棋书画,人人都内敛沉静,身体羸弱。中国的80后是很阳光、很国际化的新一代!此时此刻,在这100多平方米的客厅内,在伊朗亲友的面前,余粟想竭尽全力地展现自己,同时也是为自己的祖国加分!
不知道过了多久,乐曲的节奏变慢了,灯光也渐渐亮起来,全场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很多人在呼喊:“秦,秦,秦!”
秦是波斯语中国的意思。在公元前3世纪,中国的秦朝与波斯通商,“秦”这个名字,通过古丝绸之路传到了中亚、西亚、中东及欧洲地区。渐渐地,“秦”也就成了中国和中国人的代名词。
余粟和哈梅德舒展地立于大客厅中央,环视四周,在场的许多伊朗亲友朝着哈梅德呼唤:“收哈啦黑利好时提婆,黑利虎魄!”(你老公好帅,好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