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二节 宗教、节日与民俗

一 宗教

波黑居民主要信仰伊斯兰教(约为46%)、东正教(约为36%)和天主教(约为14%)。

波什尼亚克族人(即穆斯林)信奉伊斯兰教,塞尔维亚族人信奉东正教,克罗地亚族人多信奉罗马天主教。

1054年,巴尔干半岛上的罗马教会正式分裂。西半部受罗马天主教会影响,而东半部属于拜占庭东正教会的势力范围。多个世纪以来,两个教会、两种宗教势力表面上争夺的是信徒,实质上争夺的是自己的政治势力范围。

15世纪以来,奥斯曼土耳其人开始征服巴尔干半岛。他们带来了一种新的宗教——伊斯兰教。从此,天主教和东正教之间的矛盾有所缓和,因为他们都面临着伊斯兰教的扩张。

在中世纪的欧洲,宗教的确起过“消极的”作用。但是,中世纪以后,具体到巴尔干半岛,具体到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该地区由于长期遭受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统治,教会在保持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各民族的文化和民族属性方面起过重要的作用。后来,它又在民族解放运动中成了革命者的活动场所和反对异族统治的一面旗帜。

历史上,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曾按照宗教信仰原则划分居民的民族属性。由于他们不敢正视和承认其他宗教的存在,所以也不承认帝国是多民族居住的共同体。这种划分自然是错误的,是“一种宗教、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思想体现。在巴尔干民族国家形成后,年轻的资产阶级与教会勾结在一起,在实践上也把宗教信仰同民族属性等同,给宗教打上了“民族”的烙印,甚至把宗教信仰作为识别和区分民族的一个原则。这在人们的意识中留下了难以克服的障碍。

民族和宗教原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人从政治目的出发,把宗教信仰和民族属性等同起来,这是不恰当的。一个简单的道理是,每个人的宗教信仰是自由的,可以选择,但他的民族属性是固定的,不能随意选择。任何一个民族,除大多数人信仰一种主要宗教外,还有信奉其他宗教的人。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波黑同南斯拉夫其他社会主义共和国一样实行政教分离,将教会所有的财产收归国有。政府还采取了一些限制性的措施,削弱宗教和教会在社会生活中的影响。尽管宪法规定了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和教会有举行宗教仪式的权利,但实际上对教会和宗教人士提出了严格的要求:(1)教会应忠于国家,不得批评当局,要支持国家的对内对外政策;(2)政府有权对教会的活动进行严格的监督和限制,禁止宗教团体同国际上的宗教组织发生联系;(3)国家对教会实行财政拨款,负责发放神职人员的工资、退休金和社会保险,对被宣布为文化古迹的寺院进行维修和保护,教会不得从事经济活动和接受国外的赠款。这些措施对于阻止宗教干预政治,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出现了一些过激的做法,比如,极少数宗教首领被指控为“反革命” “帝国主义的间谍” “人民公敌”等。40年代末和50年代初,他们遭到了审讯和判决。有的被送去劳改,有的被赶出教堂,有的甚至被迫害致死。

二战后初期的一段时间里,国家曾同教会发生矛盾,关系比较紧张。双方在三个问题上出现了分歧和争论:(1):战后进行土地改革和国有化触动了教会的土地和不动产;(2)二战中教会的头面人物曾和当地的伪政权合作反对解放区新政权;(3)二战后审判了那些同法西斯占领者和傀儡政权合作的教会领导人。但是共和国一方面坚持用无神论的科学观和唯物主义世界观教育人民,另一方面又考虑到人权和个人自由以及宗教法,在宗教问题上采取了非常宽松和容忍的政策。

据1953年南斯拉夫人口普查材料,波黑共和国东正教徒占35.1%,天主教徒占21.4%,伊斯兰教徒占32.3%,不信教者占10.5%,其余为其他宗教信仰者。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作为南联邦的一个共和国遵守和执行南斯拉夫的宪法。南斯拉夫自1946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直至1974年制定的新宪法,都明确规定了关于宗教团体和宗教政策的基本原则。1974年宪法规定: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是个人的私事;宗教团体同国家分离,并自行处理宗教事务和举行宗教仪式;宗教团体只能为培养神职人员设立教会学校;为了政治目的滥用宗教和开展宗教活动均属违反宪法的行为;社会共同体可以在物质上资助宗教团体;宗教团体可以在法律规定的限度内对不动产享有所有权;宗教团体可以自行建立自己的内部组织,出版刊物和其他文献,这些均只属于满足教徒的宗教需要。

然而,宗教狂热和民族主义是一对孪生兄弟。80年代,随着民族主义情绪的高涨,教会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威信和影响越来越大。同时,南斯拉夫共产主义者联盟(简称南共联盟)的威信降低和意识形态淡化也助长了宗教势力抬头。精神领域出现了真空,宗教活动便乘虚而入。于是,波黑各教会公开干预国家政治。他们要求修改宪法,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垄断教育,争取年轻一代和控制舆论工具。南斯拉夫官方文件称这一现象为“教权民族主义”。

苏联东欧剧变以后,各种文化思潮和宗教流派乘虚而入。东正教会的作用也发生了变化,蓄着长须的神父参加了反对派政党的反共游行。教堂成了反对派的主要活动场所。反对派们在这里集会、募捐、绝食、发表演说,还布道诵经,操办婚事,甚至连国庆节的庆祝活动都改在教堂举行。政府要员频繁出席宗教仪式,提高了教堂的地位。于是沉寂了几十年的教堂钟声频频响起,教堂成了神父们发泄对社会主义不满和发财致富的场所。

教会利用人们因政局动荡和经济危机而引起的对现实的困惑、烦恼、苦闷和彷徨,以及对自由的渴望和追求的心理,提供“精神食粮”。外国教会势力也就此趁机而入,宗教开始进入家庭和学校,成为许多文艺作品的基本题材。

东正教会要求国家归还在国有化时没收的财产。当时宗教势力的活跃既同世界宗教活动有关,又同民族主义势力有联系。这时,一些带有浓厚种族和宗教色彩的政党纷纷成立。它们给国家和社会的稳定带来了不良影响。

与此同时,一些反对派政党还认为,诉诸宗教是发动群众的最好办法,给转轨时期的社会生活灌注宗教狂热和煽动教派情绪。于是,出现了“教权民族主义”。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主要表现为东正教和伊斯兰教的矛盾、冲突和斗争。

由于受传统的东西方文化区域影响以及历史上曾遭受过奥斯曼帝国和奥匈帝国的统治,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地区历史地形成了三种主要宗教:希腊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土耳其的伊斯兰教,人们使用两种不同的字母:基里尔字母和拉丁字母。萨拉热窝是波黑伊斯兰教会的中心。波黑伊斯兰教徒与东正教徒和天主教徒相比具有更大的宗教信仰自由。伊斯兰教会大力“复兴伊斯兰教”,并同伊斯兰世界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试图在波黑建立伊斯兰国家。它在波黑内战中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在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各种宗教几乎都是按一定的民族和地理方位分布的,具有强烈的民族性。所以,“是信奉东正教、天主教还是伊斯兰教已成为区分塞尔维亚人、克罗地亚人和穆斯林(亦称波斯尼亚人)这三个民族的最基本的,也几乎是唯一的标志”。

波黑内战曾被人们称为“种族战争”和“宗教战争”。不同宗教信徒互相残杀,进行种族清洗。许多宗教圣迹被严重损坏。各教会的领导人或多或少地卷入了种族斗争的漩涡,为了党派的利益,特别是为了那些宗教色彩较浓的党派利益服务。

二 节日

波黑作为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节日比较多,政府不对宗教节日做出统一的规定。

波什尼亚克人信奉的伊斯兰教节日主要有开斋节、宰牲节和圣纪节。伊斯兰教历每年只有354天,每32.5年一个轮回,所以每年有三个节日与上一年不同。

开斋节:伊斯兰教历10月1日。每年的伊斯兰教历9月为斋月,斋月期间,穆斯林信徒在日出之前要吃好封斋饭,日出后的整个白天不吃不喝,谓之封斋。直到伊斯兰教历9月的最后一天寻看新月(月牙),见月后的第二天即行开斋,庆祝斋月圆满结束。

宰牲节:又名牺牲节、忠孝节、古尔邦节。古尔邦是阿拉伯语,原意是献牲,宰牲节是其意译。在伊斯兰教历的12月10日。

圣纪节:伊斯兰教历3月12日。穆斯林重视圣纪节,只为纪念使者先知,颂扬穆罕默德的美德和历史功绩,不忘他所传达的《古兰经》教诲。所以穆斯林在这一天主要是讲述伊斯兰历史、回顾先知事迹、诵读《古兰经》。波黑穆斯林在这一天会准备丰富的食物以示纪念。

克罗地亚族人信奉的天主教重要节日有:

复活节:春分月圆后的第一个主日,如果月圆那天刚好是主日,则推迟一星期庆祝。隆重的庆祝活动一般持续7天。

圣诞节:12月25日。教徒一般会参加12月24日午夜12时即25日零点在教堂举行的子时弥撒。

圣神降临瞻礼:复活节后50天。

圣母无染原罪瞻礼:12月8日。

主显节:1月6日。

圣伯多禄及圣保禄节:6月29日。

圣母升天节:8月15日。

圣约瑟节:3月19日。

塞尔维亚族人信奉东正教,主要节日有:

主进圣城日:复活节前一周的星期日。

耶稣升天日:复活节前第40天。

主降生节:即圣诞节,12月25日。

三位一体节:三位一体指的是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庆祝活动在复活节后第50天。

主显圣容节:8月19日。

主进堂节:2月15日。

圣母升天节:也称圣母安息日,8月28日。

圣母进堂节:12月4日。

圣母领报节:4月7日。

圣母诞生节:9月21日。

举容圣架节:9月27日。

犹太教的主要节日是赎罪日,这是犹太人一年中最重要的圣日,在新年过后的第10天。在这一天,犹太人彻底斋戒,停止所有的工作,在教堂里祈祷上帝赦免他们在过去一年中所犯的罪过。

波黑全国共同的重要节日是:

新年:1月1日。

波黑独立日:3月1日。

国际劳动节:5月1日。

波黑武装力量日:12月1日。

三 民俗

波黑人素来生性豪放,能歌善舞,在社交场所衣着整齐、得体。与客人见面以握手礼为主,较为熟悉的朋友、亲人一般相互拥抱和互相亲吻脸颊。如果到波黑人家里做客,最好带上礼物送给对方。一般可以送花、葡萄酒或巧克力等,如果送花一定要双数,送礼之花有玫瑰、百合等。菊花为墓地用花。在波黑贸然到访属于不礼貌行为,一般须事先约定。

波黑人的正餐以味道醇香的波斯尼亚食物为主,主要有贝伊汤、土豆焖小牛肉、烤羊肉、煎烤混合肉及油煎虹鳟鱼,此外还有波斯尼亚火锅,冷盘有熏肉、香肠、奶皮及奶酪等。波黑极具大众风味的小吃,一是“切瓦比”(牛羊肉丸拌洋葱夹在烤囊中),二是布雷格馅饼,到波黑没吃过这两种小吃者会被视为没有到过波黑。

波黑人还喜爱甜食,以核桃仁加蜂蜜及奶油为主的各类甜度较重的甜点为波黑传统特色。波黑人也喜欢烧烤类食物。春夏两季周末或节假日,波黑人喜欢在河边、湖边烧烤聚餐。波黑人还有一大传统爱好是喝咖啡。各式各样的咖啡馆和咖啡厅在波黑街头比比皆是,形成波黑街头的一大亮丽风景,人们往往利用喝咖啡的时间聊天、交友、商谈业务。更为重要的是咖啡还是青年男子向心仪姑娘求婚成功与否的标志。如果男青年倾心一位姑娘,到姑娘家登门求婚,会得到热情的招待,不过这和同意求婚无关,信息全在餐后的咖啡中,如果是一杯甜咖啡,即如愿以偿,如果是一杯苦咖啡,那就怀着苦涩心情离开吧,这苦味意味着姑娘拒绝,丝毫不伤求婚者的面子。

波黑人比较宽容,但还是不要轻易冒犯他们,有几点需要注意。

(1)波黑人对战争持不同态度,宁可不谈有关战争的话题,以表示尊重。

(2)如何对待沿街乞讨的孩子们是一个令人很纠结的事情。如果给他们钱,只会滋长他们的这种行为。不给的话,这些小乞丐晚上回去有可能会挨打。可以给他们一些食物,但不要给甜食,因为他们营养很差。

(3)夏季吸烟和使用明火时要特别注意,因为气候炎热干燥极易引发林火。

(4)波黑对于游客的穿戴没有特殊的要求,人们可以选择自己喜爱的方式,但在进入宗教场所前,在入口处必须披戴好头巾。

(5)在请求给人拍照时,波黑人一般不会拒绝,但是如果答应给对方照片,一定要做到,不能食言。

(6)波黑人好客,他们往往会为你付费。如果你想主动付费的活,一定要坚持并且动作要迅速。

(7)在商务活动中,波黑与其他欧洲国家不一样,一般是不需要付小费的。如果觉得过意不去,给一两个可兑换马克就可以。

四 民间传说

维拉——塞尔维亚民间传说中的精灵。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的塞尔维亚族人信奉名为维拉的精灵,在农村及边远地区尤甚。

斯拉夫民族信奉自然神灵。在塞尔维亚族人心目中,维拉是地位仅次于神的超自然体。据考证,维拉最初很可能是自然神,后来演化为与魔怪的结合体,现在则常常是那些不幸暴卒的姑娘灵魂的化身。所谓“维拉”,实际上是森林、田野、山峦、水域等种种精灵的统称。塞尔维亚族人把维拉分为:隐居云端之上的云精灵、避于山岭之间的山精灵、蛰伏森林之中的树精灵和栖身于水泽的水精灵。由于维拉多半出没于山林水泽之中,故又细分为:山顶精灵、山间精灵、山后精灵、山精灵、航海精灵和水泽精灵。

在塞尔维亚族人眼里,维拉美若天仙,身着又轻又薄的白色长裙,举手投足犹如翩跹起舞。在许多著名的油画作品中,一群群裸体的维拉被画成婀娜多姿的窈窕淑女,面容艳丽,明眸皓齿,体态婀娜,长发披散在肩背和胸前,气质高雅。

民歌中这样唱道:


维拉用金羽毛梳理乌云般的长发,

脖子上系着亮闪闪的珍珠,

轻启朱唇吐出了串串妙音。


这种精灵与天地同寿,朱颜永驻。维拉通晓法术,善隐身。《维拉魔杖》一文说,只要维拉将魔杖一顿地,即能使出种种神通,随心所欲。维拉能变化,常常变幻成美丽的天鹅、凶猛的鹰隼或往来倏忽的蛇。维拉能腾身升空,虽没有双翅却可以自由飞翔。维拉可长有羊腿,也可长有鱼的下身。

有一种说法称维拉来源于罗马神话中的命运女神。当一个婴儿呱呱坠地之时,维拉即已决定了他(她)一生的命运。维拉常常骑在蜻蜓的背上 [在塞尔维亚语里“蜻蜓”(Vilin Kojic)意为“维拉的小马”],徜徉于麦田中,游荡在稼禾上,促进农作物的丰稔,给人们带来丰收的喜悦。维拉会对一位发愁的少女说:“我要让你的田里堆满小麦,让葡萄挂满枝头。”维拉也常常帮助患难的人,常给艺术家以灵感。她还给负伤的英雄疗伤,甚至与英雄结为兄妹。在民间传说中还有一种与人关系密切的维拉,名叫拉维约伊娜,她常常帮助美丽的少女,让她们漂亮得像开了屏的孔雀。当姑娘看到天下雨,担心在田里干活的恋人会被雨淋湿衣衫时,维拉便会出现在山上,她会唱道:


别操心呀,别害怕,年轻的姑娘!

我编了一顶丝织的帐篷,笼盖了田野。

帐篷里你的情人已经睡着,

身上盖着裘皮的被子,

头上蒙着绣金的纱巾。


《维拉泉》一书中记载,维拉喜欢在清泉中沐浴,在湖滨跳“维拉科罗舞”。维拉还喜欢唱歌。维拉常坐在韦列比特山的一块石头上唱歌,歌声悦耳。歌词多充满哲理,具有警世意义。

维拉虽说长生不老,但也和凡人一样要生儿育女。她生的孩子要在井里洗浴。洗过孩子的井水,男人喝了没事;但是女人喝了会死。当子女长大,维拉会像常人一样为他们操办婚事,给他们盖房子。“黄金屋给儿子娶妻,珍珠屋给女儿出嫁,而自己住的则是绸缎屋。”

对于塞尔维亚族人来说,维拉就是一位极富魅力,又有魔法和人性的绝色精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