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项目经理必须是有责无权的
在谈完了项目本质之后,需要再仔细谈谈项目经理到底是干什么的。这其实也是笔者一直认为非常有趣的话题,早年刚开始接触项目经理岗位的时候,因为它后面挂着“经理”俩字,总觉得这应该是一个领导角色。既然是一个领导角色,那他就应该有一定的权力。但直到后来真正开始作为项目经理开展工作才发现,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当前在国内,绝大部分的项目经理和职能经理是有很大区别的,虽然都是“经理”,但含义不同。项目经理更多地偏向于项目管理员或项目协调员。不仅在国内,其实在国外,项目经理有责无权也是很普遍的。也许有的读者会说,为什么大型外资公司的项目经理有很大权力?据笔者的经验,通常有权力的项目经理岗位对于任职资格的要求也是非常苛刻的,往往担任这个职位的人本身就德高望重、能力超强,这些人大多在没有权力的情况下也是能协调好一大批利益相关方的。不过,在国内当前环境下,由于项目经理的筛选机制并不完善,导致企业并不知道究竟什么样的人适合当项目经理,什么样的人能凝聚项目团队,什么样的人能带领项目团队取得成功,再加上没有一套完善的企业级项目管理机制作为保障,因此就不敢赋予项目经理太多权力,从而导致项目经理有责无权的普遍现状。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项目经理的主要工作是什么呢?其实更多的偏向于项目的组织协调等,往往背负很大的责任,但并没有被领导赋予相应的权力。所以多数项目经理就会觉得很痛苦,因为大家觉得这事儿相当难干,既要承接很大的活儿,又不给权力,成功的概率很低。刚开始遇到这种情况的时候,笔者自己也觉得很痛苦,但经历得多了,痛定思痛,就开始反思这种普遍的现象。在前文中提到过,项目是创新的载体,而冲突是创新的来源,那么意味着企业必须依靠在可控范围内制造冲突来孵化创新。最常见的做法就是通过项目的形式,把具备各种不同技能和不同观点的人“凑”在一起,制定一个共同的方向和目标,让他们各抒己见,公平辩论,通过求证的方式完善不成熟的创意,实现创新的成果。在这个实现创新的过程中,我们通常要避免两种极端情况,既要避免大家不愿意或不敢发表自己真实的意见,又要避免大家由于冲突过大伤了和气,因此必须有人负责调解气氛和维持秩序,而项目经理往往扮演的正是这个角色。这样的角色其实很不好扮演,因为他必须以柔克刚地维护秩序,确保大家的工作积极性,还要维持大家之间的“平衡”。如果企业任命了一个有权力的大领导扮演这样一个角色,那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在大多数情况下,一旦领导拍了板,觉得哪样做是对的,其他人就不好发表不同的观点了,那么创新就变成了领导基于个人经验和眼界的创新,而不是集体的创新,也就失去了把各种不同技能的专家“凑”在一起通过碰撞产生创新的意义了。因此,最佳的项目经理人选应该是一个擅长以柔克刚的人,既要对目标很清晰、很执着,又要能通过自己的这种高超的管理技能,平衡各个不同的项目干系人或者利益相关方之间的关系;既能组织大家开诚布公地探讨、碰撞,又能保证大家不会因此伤了和气,从而最终达成共识,实现项目的整体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