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崛起前传:自我意识与人类智慧的开端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Preface
人类与机器人的共存共荣(推荐序三)

由蔡恒进教授、蔡天琪、张文蔚、汪恺四位合写的本书,怀抱着对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美好憧憬,在科技研究之暇,针对人类智慧的发展问题,展开广泛的讨论。本书之作,内容丰富,涉及面向众多,包括自然科学定理、历史哲学理论、人类智能发展、教育哲学理论、工业文明现象、王朝兴废的经济结构原理等,作者们企图藉由对人类文明现象的总体观察,论述人工智能机器人的发生,在人类文明的未来可能达到的境界,以及应该关注的问题。

这确乎是一部超时代的著作,引导读者去思考一个重大的问题:当机器人时代来临,当机器人能够主动思维、创造维护、发展自己了以后,会不会反过来宰制人类?作者们的立场,则是藉由道德心的设计,预设一个理想的可能,人类与机器人共享的高科技美好未来,当然,担忧亦不可免,所以作者们邀请所有读者共同关注这个问题。

笔者认为,从儒家的角度讲,孟子的良知,在王阳明和牟宗三的诠释上,就是以道德意志作为创造的动力,作者们为机器人设想的功能,就是加上这个道德心的设计,使其与人类和平共荣。但有一个问题,毕竟作为人类设计出的产品机器人,无论如何是在一系列软件条件设计下的系统,依据牟宗三的形而上学理论,有系统相的体系终究不能是圆满的,无系统相的道德意志,才可能有真正永恒的创造,面对不断变换的世界做出最佳的抉择。那么,机器人能跟上超越自身系统相的限制,而处置活的人、与(甚至)活的宇宙世界吗?

这就可以转向佛教宗教哲学的讨论了。就佛学而言,世界是由阿赖耶识变现的,因为根本清净,最终以如来藏真如心的呈现而成佛,它的历程遍行在根身、器界、山河大地、天界的宇宙现象中,历国土世界的成住坏空而仍恒存永在,关键是这个藏识的恒存,至于肉身是会毁坏的,山河大地是会毁坏的。相比而言,机器人毕竟是色身实体,却没有藏识,在应付山河大地的浮沉升降问题上以及色身坏死的问题上,恐是无能为力的。

就如机器人围棋一样,毕竟必须是在围棋这个系统中他才能超越人类智能,它不能同时打败桥牌高手、象棋高手,汽车飞机跑得比人快,飞得比人高,但却不能煮饭、烧菜、写小说、谈恋爱,这就是牟宗三先生讲的系统相的限制之处。当然,人体就是一部超级机器,人类为机器人设计的许多系统也一定可以胜过个别单一的人体智能,但是人类拥有的灵魂、藏识,却不是可以制造的,而是天然本有的。因此,无论如何怀抱机器人的梦想,它们永远都只是助人的工具,人类性命的独立自主、创造感受的生命行动,永远都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人。从宗教哲学的角度,人类可以进化为神仙菩萨,从科技的角度机器人也可以不断进化,但是系统相及藏识这两个环节,应该是机器人发展的瓶颈。

本人与作者们共同怀抱对机器人进入人类生活的无限憧憬,但也对于人类自身在面对环境的变化与生命的艰难问题上,更具信心。感谢作者们在这个问题上的耙疏奋进,带领读者们进行深度的思考,从而为迎接机器人人工智能时代的来临,做好思想准备。本人郑重推荐本书,也跟作者们一起,邀请读者共同思考。

杜保瑞

中国台湾大学哲学系教授

二○一七年二月于厦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