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装甲车](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917008/b_917008.jpg)
第七节 其他国家的坦克
(一)意大利“公羊”主战坦克
1984年,奥托·梅莱拉公司和依维柯公司达成协议为意大利陆军研制一系列新型战车,包括“半人马座”坦克歼击车、“公羊”(Ariete)主战坦克和“达多”(Dardo)步兵战车。其中,奥托·梅莱拉公司负责该主战坦克的总体设计和制造,动力装置和其他推进部件由依维柯公司提供。
“公羊”主战坦克采用常规总体布局,驾驶员在车体右前部,电动炮塔居中,车长和炮长在右,装填手在左,动力装置后置。
“公羊”坦克采用伽利略公司生产的火控系统,该系统采用与“半人马座”105毫米坦克歼击车(装备意大利和西班牙)火控系统相同的部件,包括昼/夜瞄准镜和激光测距仪。顶部装有车长用的带稳定装置的瞄准镜。120毫米滑膛炮所用弹药与“豹”2和M1A1/M1A2系列主战坦克相同,火炮电动俯仰范围为-8°~+20°,炮塔旋转范围为360°。火炮装有抽气装置、炮口校正系统和热护套。
没有改型,目前已停产。装备意大利陆军。
识别特征:
①炮塔前上倾斜明显,120毫米火炮位于防盾内,炮塔顶部水平,车长指挥塔在右,前部装有大型潜望镜,炮塔侧面垂直,两侧各有四具烟幕弹发射器,弹药舱位于炮塔左侧,炮长瞄准镜位于炮塔右前部。车体侧面竖起,凸起的动力舱位于车体后部,两侧的最后一个负重轮上方有散热窗。
②车体两侧各有七个负重轮,诱导轮前置,主动轮后置,有托带轮,上部两侧有裙板。
表4-25 “公羊”主战坦克性能数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29001.jpg?sign=1739540342-3zmTKFCkJJBFBTLDHiZOuZmZ24t9r2ik-0-fa81934f9d2104f897157a9a1a1b1547)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29002.jpg?sign=1739540342-BJ7Q3BP5iIGQDDeAAvPL58PnDEII7Wjt-0-c281e1647ece9d27c3f8b21c934e0fce)
图4-40 意大利“公羊”主战坦克
(二)意大利OF-40主战坦克
OF-40是奥托·梅莱拉公司1977年专门为开发国外市场而自行投资研制的。奥托·梅莱拉公司负责总体设计和制造,菲亚特公司负责动力系统的研制。第一辆样车于1980年完成研制。1981年首批18辆OF-40 MK1交付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随后,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又订购了18辆MK2和三辆装甲抢救车。早期的MK1经改进后,已全部达到MK2标准。
OF-40坦克总体布置与“豹”1相似,部分部件可与“豹”1通用。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右侧,弹药及三防装置在左。炮塔居中,发动机和动力装置后量。车长和炮长位于炮塔右侧,装填手在炮塔左侧。
主武器为一门105毫米线膛炮,可发射标准北约制式炮弹。炮塔旋转范围为360°。火控系统包括激光测距仪和炮塔顶部带的车长用昼/夜瞄准镜。
1.改型车
OF-40 MK2装有伽利略公司生产的OF14L2A火控系统,其中包括105毫米主炮的稳定系统和一台微光夜视仪。夜视仪的摄像头安装在炮塔防盾,随主炮移动。
改型车还有OF-40装甲抢救车。
OF-40底盘可以应用于其他武器系统,例如安装双联35毫米高射炮塔。换装发动机后可用于“帕尔玛利亚”155毫米自行榴弹炮和“奥托”73/62式76毫米防空坦克。
2.现状
停产。仅装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3.识别特征
①车体前上装甲倾斜明显,与水平车体顶部相连,驾驶员在车体前右侧,炮塔居中,动力舱后置,略微凸起。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30001.jpg?sign=1739540342-3sj8SE8lqwAaxipzMFwKXKu586kHwJng-0-4111a30ed41760355313049b1fdcee67)
图4-41 意大利OF-40主战坦克
②炮塔装有楔形防盾。105毫米火炮装有热护套和抽气装置。炮塔侧面几乎垂直,后部有较大的尾舱,尾舱两侧各有一较大的储物筐。车长指挥塔在右,前部装有较明显的潜望镜。
③车体侧面垂直,两侧各有七个负重轮,诱导轮前置,主动轮后置,有五个托带轮。行动装置上部通常有裙板,车尾两侧各有一个发动机排气口,并装有水平散热窗。
表4-26 意大利OF-40主战坦克性能数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31001.jpg?sign=1739540342-lvSsLE3b2Y525CtvpfcF5RUS853r0Ad1-0-038f009fcbddf60317b2ecab270211ca)
(三)乌克兰T-84主战坦克
T-84主战坦克是由位于哈尔科夫的莫罗佐夫设计局研发的,生产由马雷舍夫坦克厂负责。
T-84主战坦克是在T-80UD坦克的基础上研制的,公众普遍认为后期生产的T-80UD采用部分与T-84相同的部件。
T-84主战坦克的总体布局与T-80和T-90类似,驾驶员在前,双人炮塔居中,炮长位于炮塔左侧,车长在右侧,车长同时负责操控顶部的12.7毫米高射机枪。与俄罗斯T-72和T-90坦克不同,T-84车体左侧没有方向朝后的发动机排气孔。
炮塔装备一门125毫米滑膛炮,炮塔旋转范围为360°,火炮俯仰范围为-5°~+13°。125毫米火炮由自动装弹机供弹,除可发射(尾翼稳定)高爆破片杀伤榴弹、尾翼稳定破甲弹和尾翼稳定脱壳甲弹外,还可发射激光制导炸弹。
车体正面和炮塔正面及侧面安装爆破反应装甲(ERA),通常还装有“施托拉-1”(Shtora-1)辅助防御系统。
1.改型车
T-84-120“堡垒”(Oplot),为T-84的出口车型,装备北约制式120毫米滑膛炮,由自动装弹机上的吊篮供弹。
BTMP-84,采用T-84坦克底盘的重型步兵战斗车。
BREM-84,采用T-84坦克底盘的装甲抢救车。
T-84自行高炮(SPAAG),换装ZSU-23-4炮塔的T-84坦克。
2.现状
按需生产。装备巴基斯坦和乌克兰。
3.识别特征
①车体前上装甲倾斜明显并装有块状附加装甲,炮塔居中,动力舱后置。车后通常携带狭长的燃料箱和自救木。大型的发动机排气口位于车体上部。
②半球形炮塔,顶部右侧装有一挺12.7毫米机枪,炮塔两侧装有朝后的烟幕弹发射器,炮塔边缘向下延伸,125毫米火炮一侧有盒式传感器,后面为Shtora辅助防御系统。
③车体两侧各有六个负重轮,诱导轮前置,主动轮后置,悬挂装置上方被履带覆盖,裙板前部有附加装甲且车体前部裙板通常从上部垂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32001.jpg?sign=1739540342-eqHYSCgfFnhr6Zz5GGlGsR7Iv67N4EDU-0-6ee46942e37710332316b8aad6b9b242)
图4-42 乌克兰T-84主战坦克
表4-27 T-84主战坦克性能数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33001.jpg?sign=1739540342-1YKmIStGHVPKS1J38vu4VZFAF0Bk2b9L-0-ef67ebdfe66dbd3631cc5d1199ae8ec5)
(四)M-84主战坦克
M-84主战坦克实际上是南斯拉夫获准生产的苏联T-72主战坦克,并装备了一系列自行制造的子系统(如火控系统)。1982~1983年第一批样车完成试制,1983~1984年投产,1984年第一批生产车型出厂。截至1992年初,为南斯拉夫本国和国外市场共计制造大约600辆生产车型。随着南斯拉夫战争的爆发,M-84被迫停产,但后来克罗地亚对外公布一款名为“堕落者”的主战坦克,该坦克与M-84类似,只是采用了新型装甲。
M-84总体布局与T-72相同,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居中,双人炮塔位于车体中部,炮长位于炮塔左,车长在右,动力装置后置。M-84的125毫米火炮由自动装弹机供弹,无装填手,火炮俯仰范围为-6°~+13°,炮塔旋转范围为360°,紧急情况时炮塔可手动操控。火炮可发射预制破片榴弹、尾翼稳定破甲弹和曳光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1.改型车
装甲抢救车,己批量生产。
M-84A,最新型号,进行众多改进,包括采用735.5千瓦功率发动机,极大提高了车速和改进了单位功率并提高了装甲防护能力。
M-84AB,科威特生产的版本。
2.现状
停产。装备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克罗地亚、科威特、塞尔维亚、黑山以及斯洛文尼亚。
3.识别特征
①车体前上装甲倾斜明显,驾驶员位于车体中上部,车前有V形防浪板,炮塔位于车体中部,动力和传动装置后置,发动机排气口位于车体左侧最后一个负重轮上方。
②半球形炮塔,凸起的舱盖右侧装有一挺12.7毫米机枪,储物盒位于车体后部右侧,125毫米火炮装有热护套和抽气装置,火炮右侧装有红外线探照灯。有时车尾携带自救木和附加燃料桶。炮塔顶前部装有火控系统使用的柱式传感器(俄罗斯T-72无此传感器)。
③车体两侧各有六个负重轮,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前置,有三个托带轮,悬挂装置上部通常装有橡胶裙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34001.jpg?sign=1739540342-5PIaTPIKVUdgauw5ZT06IPJjmNcw5yyn-0-945e3d5e4bc17a1b8f1fe3e0fb21f40b)
图4-43 M-84主战坦克
表4-28 M-84主战坦克性能数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34002.jpg?sign=1739540342-okFw9I39TbPYRFQh6IKHDURE6G3LFJAJ-0-4fd9d978a89f68ed60ca7a165640552c)
(五)巴基斯坦“哈利德”MBT2000主战坦克
“哈利德”MBT2000主战坦克是巴基斯坦与中国北方工业公司于1988年签署协议后合作研制的。
“哈利德”主战坦克采用常规总体布置。驾驶舱位于车体前部,战斗舱居中,动力舱后置;125毫米滑膛炮可自动装弹,先装弹,后装发射药。乘员人数减为三人:车长、炮长和驾驶员。
该坦克的标准装备包括计算机化火控系统和供车长、炮长使用的带稳定器的昼/夜瞄准设备,还装备三防装置和反应装甲以提高战场生存能力,还可附加安装通气管以加大涉水深度。
1.现状
生产中。装备巴基斯坦。
2.识别特征
①车体前上装甲几乎水平,炮塔居中。略微凸起的动力舱位于车体尾部。125毫米火炮炮管中部装有热护套和抽气装置。
②炮塔正面、侧面和后面以及车体的前上装甲板、前端和侧裙板上装有大面积爆破反应装甲。车体两侧各有六个负重轮,诱导轮前置,主动轮后置,有托带轮,有裙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35002.jpg?sign=1739540342-R71g1KBrE2964Zxn1OkG4qELznwSM7ns-0-53c7d71a4c425cca754f98b777363fd1)
图4-44 巴基斯坦“哈利德”MBT2000主战坦克
③炮塔正面倾斜,侧面垂直,两侧各有六具烟幕弹发射器,炮塔后部有储物筐,炮塔右侧有一挺12.7毫米机枪。
表4-29 “哈利德”MBT2000主战坦克性能数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36001.jpg?sign=1739540342-tehN7vk46nBKR4Mln72MIFcZbYJu4CK1-0-37e80bfe48bc38092b228410594e72f8)
(六)波兰PT-91主战坦克
长期以来,波兰一直被特许为本国和国外市场生产俄罗斯T-72M1系列主战坦克,PT-91主战坦克就是在T-72M1系列坦克基础上改进而成的。PT-91又名为“瓦蒂”(Twardy,坚固之意),1992年完成首辆样车,先后有超过200辆生产车型交付波兰陆军。PT-91坦克总体布局与T-72相同,驾驶员在前,炮塔居中,动力舱后置。炮塔左侧为炮长,右侧为车长。炮塔旋转范围为360°,火炮俯仰范围为-6°~+13°。
相对于T-72坦克,PT-91所做的主要改进包括在车体和炮塔上披挂波兰自行研制的爆破反应装甲、激光预警系统、计算机化火控系统,炮塔每侧各12具电击发烟幕弹发射器,此外还加强了防雷能力,采用功率更大的发动机。
1.改型车
有PMC-90装甲架桥车及一种加强训练坦克,波兰还为马来西亚研制了进行众多改进的PT-91M型坦克,改进包括采用法国萨基姆(SAGEM)公司的Savan-15火控系统。
2.现状
按需生产。装备波兰,已接受马来西亚订单。
3.识别特征
①车体前上装甲倾斜明显,驾驶员位于车体上中部。炮塔居中,动力舱后置。车体左侧最后一个负重轮上方是发动机排气管。
②车体正面、炮塔正面和侧面装有紧密排列的爆破反应装甲。半球形炮塔顶部右侧有突出的指挥塔,外装一挺12.7毫米机枪,125毫米主炮有热护套和抽气装置。
③车体两侧各有六个负重轮,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前置,有三个托带轮。行动装置上部遮有侧裙板,裙板披挂紧密排列的爆破反应装甲。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37001.jpg?sign=1739540342-JE2KennO5NCK53vBd9Zb7d7rqwizv9sB-0-08fef4a4af98ef0291b3d084b48af986)
图4-45 波兰PT-91主战坦克
表4-30 PT-91主战坦克性能数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37002.jpg?sign=1739540342-hOi6jl8SexrLNxX3qaXpKpP1CK2bvZEV-0-b17bd9791a2b1b373ee3c5ddd25256f5)
(七)罗马尼亚TM-800中型坦克
罗马尼亚TM-800主战坦克与俄罗斯T-54、T-55主战坦克十分相似,车体与炮塔几乎完全相同。两者在外观上最大的区别是TM-800有六个较小的负重轮,而T-54、T-55则有五个更大的负重轮。此外,TM-800还装有与车体等长的侧裙板。与俄罗斯T-54、T-55、T-62、T-72不同的是,车体左侧无发动机排气口。驾驶员位于车体左前侧,其右侧储存部分弹药。炮塔居中,动力舱后置。车长与炮长位于炮塔左侧,装填手在右侧。
主武器为—门100毫米火炮,炮口附近装有抽气装置。炮塔旋转范围为360°,火炮俯仰范围为-5°~+17°。
标准设备包括车长、炮长和驾驶员用红外线夜视仪和一套计算机化火控系统。此外,车体前端还可安装推土铲和扫雷系统。
1.现状
停产。装备罗马尼亚。
2.识别特征
①车体前上装甲倾斜明显,上部有防浪板,右侧装有前大灯。炮塔居中,略微凸起的动力舱后置,车尾通常装有自救木和辅助油箱。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38002.jpg?sign=1739540342-DkOBiM8Hic9Kg2XQ2hc2XOWN8vXCeEvR-0-3c3fceb851ec311d99d5f8c4ace56af5)
图4-46 罗马尼亚TM-800中型坦克
②半球形炮塔,装填手的转塔位于炮塔顶右侧,舱口盖外装有一挺12.7毫米高射机枪,炮塔两侧装有机枪弹药箱。
③车体两侧各有六个负重轮,诱导轮前置,主动轮后置,行动装置上部有裙板。
表4-31 TM-800中型坦克性能数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39001.jpg?sign=1739540342-8zF2cDzZpxKODi28Jbf0wqNnjLBHjwQV-0-934586faa4263cc6129e6e39121b8a58)
(八)阿根廷TAM坦克
1974年,蒂森·亨舍尔公司(今莱茵金属公司地面系统分部)接受阿根廷订单,为其研制新型TAM中型坦克和步兵战车VCI(后更名为VCTP),每种车型生产三辆样车并海运至阿根廷。阿根廷随即在本国一家新工厂内开始生产TAM和VCTP,预计两种车型共生产512辆,但由于预算原因,在完成约350辆后即停止生产。此后,蒂森·亨舍尔公司在TAM坦克基础上研制出了TM301坦克,改进主要包括采用新型火控系统和功率更大的发动机。
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动力装置位于驾驶员右侧,炮塔偏后,车长和炮长位于炮塔右侧,填装手在左侧。105毫米火炮电动俯仰范围为-7°~+18°,炮塔旋转范围为360°。其装备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另一挺相同型号的机枪位于炮塔顶,用于防空。
为增加坦克最大行程,可在车体后面安装附加油箱。TM301还可选择装备附加装甲保护。
1.现状
已停产。装备阿根廷。
2.制造商
蒂森·亨舍尔公司(德国,卡塞尔);TAMSE公司(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3.识别特征
①车体类似于“黄鼠狼”机械化步兵战车,前上方倾斜明显。驾驶员在车体左前部,车顶水平,炮塔偏后,车尾呈楔形。
②炮塔侧面为斜面,微向内上方倾斜,炮塔尾舱向后延伸几乎与车尾齐平。炮塔顶平,车长指挥塔在右侧。105毫米火炮位于外部防盾内,装有抽气装置。
③车体每侧各有六个负重轮,主动轮前置,诱导轮后置,有三个托带轮,上部有时装有裙板。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40001.jpg?sign=1739540342-MfQiBU9cjxtqfMgVL13hLySjHxH1ihsR-0-00d4743ac010ebdcf8e86395e0d11f66)
图4-47 阿根廷TAM中型坦克
表4-32 TAM坦克性能数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40002.jpg?sign=1739540342-D36xyG9nhIW7Ud15tosJB2ICaEjzxnv9-0-5cda27a07cf92d345c93487b82a7efe7)
(九)奥地利SK105轻型坦克
SK105又名“龙骑兵”,由绍勒尔-威克公司于1965年开始研制,1970年由施泰尔-戴姆勒-普赫公司接手,以满足奥地利陆军对快速反应坦克战车的需求。
第一辆样车于1967年制造完成,1971年预生产车型完成。
驾驶员位于车体前部左侧,炮塔居中,发动机和传动装置后置。摇摆炮塔采用改进的法国菲维-嘎依·巴布高克(Fives-Cail Babcock)公司FL-12炮塔,装备105毫米火炮。车长在左,炮长在右。火炮由两个旋转式弹舱供弹,每个弹舱装有六发炮弹。可发射炮弹包括榴弹、破甲弹和烟幕弹。改装后的SK105还可发射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
炮塔的旋转和俯仰均为电力驱动,紧急情况下也可手动控制。炮塔旋转范围为360°。105毫米火炮俯仰范围为-8°~+12°。
1.改型车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41002.jpg?sign=1739540342-ane800N2TPBrKSsHA6ZNDBOEt242ZotU-0-b7d6c820f37c90f9173349d50d6b8ba5)
图4-48 奥地利SK105轻型坦克
施泰尔SK105/A2是施泰尔105/A1的改进型,采用了新的火控系统和自动装弹系统。施泰尔SK105/A3处于样车阶段,采用新式摇摆炮塔,提高了炮塔的装甲防护能力;装备105毫米M68型线膛炮,可发射包括尾翼稳定脱壳穿甲弹在内的北约制式105毫米炮弹。
格雷夫(Greif),装甲抢救车。
先遣车,在装甲抢救车基础上改装而成。
驾驶员训练车,SK105去掉炮塔,代之以教官及受训驾驶员使用的舱室。
2.现状
停产。装备阿根廷、奥地利、玻利维亚、博茨瓦纳、巴西、摩洛哥和突尼斯。
3.识别特征
①独特的摇摆式炮塔位于车体中部,车长指挥塔在左,体积庞大的箱式红外/白光探照灯位于炮塔顶部右侧,下方是激光测距仪。
②105毫米火炮装有两侧开口的炮口制退器和热护套,炮管伸出车体前部。
③车体两侧各有五个负重轮,诱导轮前置,主动轮后置,有三个托带轮。
表4-33 SK105轻型坦克性能数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42001.jpg?sign=1739540342-MNliUD3JjQZiw9uGsOmOA3RwV43OjOFj-0-dfab7ce507dec45171023d7be631e6e6)
(十)日本74式主战坦克
74式主战坦克是为代替61式主战坦克(该坦克现已基本退役)而研制的。研制工作始于20世纪60年代早期,1969年第一批样车完成。经历了一系列样车的生产,第一批74式坦克于1975年完成,在生产870辆之后,该坦克停产。之后出现了同样由三菱重工业公司研制的90式主战坦克。
74式主战坦克采用常规布局,驾驶员位于前部左侧,炮塔居中,动力和传动装置位于车体后部。车长和炮长在炮塔右,装填手在左。车长指挥塔凸起,可360°旋转。
其采用日本获准生产的英国1.7型105毫米火炮,电动俯仰范围为-6°~+12°(借助液气悬挂调节为-12°~+15°)。驾驶员可根据地形调节悬挂高度,升高或降低车体前部或后部,或者从一侧向另一侧倾斜。
炮塔顶装有一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一挺12.7毫米M2 HB高射机枪。部分车型装有推土铲。
1.改型车
78式装甲抢救车和78式双联35毫米自行高炮系统。
2.现状
停产。仅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
3.识别特征
①车体前上装甲倾斜明显,驾驶员舱盖位于车体左上部,炮塔居中,略微靠前,动力舱后置。车体侧面向内倾斜,发动机排气管位于车尾两侧,车尾竖起。
②105毫米火炮装有抽气装置,无热护套,外部防盾明显,铸造炮塔斜面明显,后部有储物筐,主炮左侧装有大型红外线探照灯。
③车体两侧各有五个负重轮,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前置,无托带轮。悬挂系统的高度可调节,车底距地高为0.2~0.65米。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43001.jpg?sign=1739540342-0VQFzveDbp2MGGHY635ttnxo5Rh8gMHm-0-a41b14a7dd6eadcfd591af45583d4e09)
图4-49 日本74式主战坦克
表4-3474式主战坦克性能数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44001.jpg?sign=1739540342-qFAaYqGgOVJhSTzo4mH8Bjj7vn3R4cGQ-0-f63499794b79d5e415ceaad0a1b6d35b)
(十一)日本90式主战坦克
日本90式主战坦克在1990年正式定型,开始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坦克战斗全重50吨,最大速度70千米/小时,装1门120毫米滑膛炮,配有自动装弹机,弹药基数34发。辅助武器有12.7毫米高射机枪和7.62毫米并列机枪各1挺。发动机功率1100千瓦。该坦克采用“猎-歼”式火控系统,是除“梅卡瓦”4主战坦克之外唯一装备目标自动跟踪装置的主战坦克。该坦克装有激光探测报警装置,这在世界主战坦克之中也是屈指可数的。90式坦克是日本成为坦克技术强国的标志,在1994年和1997年,曾两度荣登世界主战坦克排行榜榜首。但生产数量较少,目前仅装备日本陆上自卫队约350辆。
(十二)日本10式主战坦克
日本从2002年开始正式研制10式(即TK-X)主战坦克,2010年定型生产。与其他国家的主战坦克强调“重、厚、长、大”相反,10式为应对反恐作战,着重提高战略机动性和减轻车重等。10式坦克重约44吨,全长9.42米,宽3.24米,高2.30米,乘员3人。发动机采用4冲程水冷式8缸废气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坦克主要武器为1门44倍口径120毫米滑膛炮,配有自动装填设备。辅助武器为1挺7.62毫米并列机枪和1挺12.7毫米机枪。坦克公路最大行驶速度可达70千米/小时。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45001.jpg?sign=1739540342-r6iCp1Ay3Rk5J7IHpbVeK6GHkcEOwYET-0-8781e7dc78fc5e75f1f1a0d9a96d0eb2)
图4-50 日本90式主战坦克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45002.jpg?sign=1739540342-CsG1QDZ5AmCyXeXuSYnMVUoWThaffPut-0-35164137dfd569caf25d5f498e460c4b)
图4-51 日本10式主战坦克
(十三)伊朗“佐勒菲尔卡”主战坦克
伊朗研制“佐勒菲尔卡”主战坦克的消息于1994年首次对外公布,据悉由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负责研制。据悉,“佐勒菲尔卡”主战坦克已于1999年投入生产。
“佐勒菲尔卡”主战坦克采用常规布局。驾驶舱位于车体前部,炮塔居中,动力舱后置。据悉该坦克的125毫米主炮及自动装填系统来自伊朗产的俄罗斯T-72主战坦克。自动装填系统的使用使乘员减为三人:车长、炮长和驾驶员。
据悉该型坦克的标准配置包括计算机化火控系统、昼/夜瞄准镜、三防装置、火灾探测和灭火装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46001.jpg?sign=1739540342-DAIb9ivDKMFSLoIPRrf7dL3eQPYjhb6T-0-4ac0b1ca7f7423eb8bc4f14c9b09c3f8)
图4-52 伊朗“佐勒菲尔卡”主战坦克
表4-35 “佐勒菲尔卡”主战坦克性能数据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46002.jpg?sign=1739540342-ZBs6Xd9PAI9vqN2Kny4HsjOOvIheqd3Z-0-1c0814a5408571c658bb9398756d8d07)
1.现状
生产中。装备伊朗。
2.识别特征
①车体前上装甲倾斜明显,车体顶部一直向后延伸至后部。车体尾部竖直,装有两个圆形排气口。
②巨型炮塔偏靠底盘间部。炮塔正面向底部和顶部倾斜。车体侧面竖直,竖直的尾部上有储物筐。主炮炮管中央靠后位置装有抽气装置。
③车体两侧各有七个负重轮,主动轮后置,诱导轮前置,有五个托带轮。目前未发现两侧装有裙板。
(十四)韩国K2“黑豹”主战坦克
韩国从1995年提出研制K2新型主战坦克,2007年3月制造完成3辆试生产型车辆,2011年开始装备部队。K2主战坦克战斗全重为55吨,乘员配置3人。K2主战坦克动力传动装置位于车体后部,采用了MTU890型1103千瓦柴油发动机,匹配以S&T重工业公司的自动传动装置。K2主战坦克最大公路速度达70千米/小时。坦克主要武器为一门120毫米155型滑膛炮,辅以一挺12.7毫米机枪和一挺7.62毫米机枪。K2主战坦克是韩国自主设计、研制与制造的第一种主战坦克。K2主战坦克的预计装备数量约为1000辆。
![](https://epubservercos.yuewen.com/D97D17/9313141104433601/epubprivate/OEBPS/Images/img00147001.jpg?sign=1739540342-uiJQhCrPi3E7c0GXnXq59Eh8mErEqV8E-0-cd7d7d00ea25eb44e2938348696b3f72)
图4-53 韩国K2“黑豹”主战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