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中医养生与疾病预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黄帝内经》与阴阳学说

一、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的总纲

阴阳学说贯穿于中医学的各个方面,用来说明人体的组织结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并指导着临床诊断和治疗。阴阳辨证是中医辨证的总纲。

《素问·宝命全形论》有“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及“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生有形,不离阴阳”之说,就是说人是依靠天地之大气和水谷之精气生存,并随着四时生长收藏的规律而成长的……人生而有形体离不开阴阳的变化。《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很明确地说明阴阳是自然界普遍的规律,一切事物的纲领,万物变化的基础,事物生长、衰亡的根本,是大道之所在。治病必须依据这个根本的道理。《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又说:“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可见作为一个好医生要先辨别出病情的阴阳才能更好地治疗。

二、人体组织结构阴阳划分

人体是一个由多种阴阳的对立和统一构成的有机整体。如《素问·金匮真言论》提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由此可知,中医学主要是以两个方面为依据来确定人体脏腑组织的阴阳属性:

一是依据大体的解剖部位,如体外与体内,则外为阳,内为阴;躯干的背腹,则背为阳,腹为阴等。

二是依据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相对属性,如言五脏六腑之阴阳,则以五脏“藏精气而不泻”与六腑“传化物而不藏”的特点,定五脏属阴,六腑属阳。同样,人体经络也可分阴阳,其中十二经脉,则分为三阴三阳,阴经属脏,且多循行于肢体内侧面;阳经属腑,且多循行于肢体外侧面。奇经八脉中,任脉行于腹中央,又能调节阴经气血,故称为“阴脉之海”;督脉行于背正中,对全身阳经起调节作用,故又称为“阳脉之海”。

三、病理的阴阳变化

在病理方面,《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中的“阳胜”,也为阳盛,指在发病过程中,阳气亢盛,机能亢奋,代谢旺盛,热量过剩的病理状态。“阳胜则阴病”是指由于阴阳对立,阳盛则制约阴气,久之人体之阴必然耗损,导致阴虚。由于“阳”具有热、动、躁的特点,当机体阳气亢盛时,易于出现化热、化火的病理变化,表现出热象,故“阳胜则热”。“阴胜则阳病”、“阴胜则寒”中的“阴胜”,也为阴盛,指在疾病过程中,阴气偏盛,机能减退,产热不足,代谢产物积聚的病理状态。“阴胜则阳病”是指由于阴阳制约,阴盛久则必损阳气,从而出现机体功能减退、阳热不足等阳虚征象。由于“阴”具有寒、静、湿的特点,当机体阴盛时,常可出现阴寒内盛、血脉凝涩及痰湿内贮等病变,表现为寒象,故“阴胜则寒”。

四、病体的阴阳性质如何判断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故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此阴阳反作,病之逆从也。”翻译过来就是:清阳之气聚于上,而成为天,浊阴之气积于下,而成为地。阴是比较静止的,阳是比较躁动的;阳主生成,阴主成长;阳主肃杀,阴主收藏。阳能化生力量,阴能构成形体。寒到极点会生热,热到极点会生寒;寒气能产生浊阴,热气能产生清阳;清阳之气居下而不升,就会发生泄泻之病。浊阴之气居上而不降,就会发生胀满之病。这就是阴阳的正常和反常变化,因此,疾病也就有逆证和顺证的分别。《素问·阴阳离合论》中:“外者为阳,内者为阴。”

根据上文概括起来讲,凡见兴奋、躁动、亢进、明亮等表现的表证、热证、实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外的、向上的、容易发现的,病邪性质为阳邪致病、病情变化较快等,一般都可归属为阳证。凡见抑制、沉静、衰退、晦暗等表现的里证、寒证、虚证以及症状表现于内的、向下的、不易发现的,病邪性质为阴邪致病、病情变化较慢等,归属为阴证。

五、阴阳辨证的具体内容

中医学中的阴阳不仅是抽象的哲学概念,而且已经有了许多具体的医学内容,如阳气、阴液、心阴、脾阳等,都是有实际内容的医学概念。所以,阴阳辨证又包含有具体的辨证类型,其主要者有阳虚证、阴虚证、阴盛证、阳盛证以及亡阳证、亡阴证等。所谓阴盛证实际是指实寒证,所谓阳盛证实际是指实热证。

(一)阴虚证

临床表现以形体消瘦、口燥咽干、潮热颧红、五心灼热、盗汗、小便短黄、大便干结、舌红少津少苔等为临床表现。阴虚多由热病之后,或杂病日久,伤耗阴液,或因五志过极、房事不节、过服温燥之品等,使阴液暗耗而成。阴液亏少,则机体失却濡润滋养,同时由于阴不制阳,则阳热之气相对偏旺而生内热,故表现为一派虚热、干燥不润、虚火躁扰不宁的证候。

阴虚证可见于多个脏器组织的病变,常见者有肺阴虚证、心阴虚证、胃阴虚证、脾阴虚证、肝阴虚证、肾阴虚证等,以并见各脏器的病状为诊断依据。

(二)阳虚证

以经常畏冷、四肢不温、口淡不渴或渴喜热饮、可有自汗、小便清长或尿少浮肿、大便溏薄、面色白、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或为细数)无力为常见证候,并可兼有神疲、乏力、气短症状。阳虚证多见于病久体弱者,病势一般较缓。阳虚多由病程日久,或久居寒凉之处,阳热之气逐渐耗伤,或因气虚而进一步发展,或因年高而命门之火不足,或因过服苦寒清凉之品等,以至脏腑机能减退,机体失却阳气的温煦,不能抵御阴寒之气,而寒从内生,于是形成畏冷肢凉等一派病性属虚、属寒的证候,阳气不能蒸腾、气化水液,则见便溏尿清或尿少浮肿、舌淡胖等症。

阳虚可见于许多脏器组织的病变,临床常见者有心阳虚证、脾阳虚证、胃阳虚证、肾阳虚证、胞官(精室)虚寒证以及虚阳浮越证等,并表现有各自脏器的证候特点。

阳虚可导致气滞、血瘀、水泛,产生痰饮等病理变化。

(三)亡阴证

以汗热味咸而黏、如珠如油,身灼肢温,虚烦躁扰,恶热,口渴欲饮,皮肤皱瘪,小便极少,面色赤,唇舌干燥,脉细数疾等为证候特点。

亡阴可以是在病久而阴液亏虚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也可因壮热不退、大吐大泻、大汗不止、严重烧伤致阴液暴失而成。由于阴液欲绝,或仍有火热阳邪内炽,故见汗出如油,脉细数疾,身灼烦渴,面赤唇焦等症状。

(四)亡阳证

以冷汗淋漓、汗质稀淡、神情淡漠、肌肤不温、手足厥冷、呼吸气微、面色苍白、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为临床特点。

亡阳一般是在阳气由虚而衰的基础上的进一步发展,但亦可因阴寒之邪极盛而致阳气暴伤,还可因大汗、失精、大失血等阴血消亡而阳随阴脱,或因剧毒刺激、严重外伤、瘀痰阻塞心窍等而使阳气暴脱。由于阳气极度衰微而欲脱散,失却温煦、固摄、推动之能,故见冷汗、肢厥、面色苍白、神情淡漠、息弱、脉微等垂危症状。

由于阴阳互根之理,故阳气衰微欲脱,可使阴液亦消亡。

(五)阳盛证(实热证)

又叫实火证,以发热、恶热,烦躁,口渴喜冷饮,汗多,大便干结或便秘,小便短黄,面色赤,舌质红或绛,舌苔黄或灰黑而干燥,脉数有力(洪数、滑数、弦数)为临床表现。

由于外界阳热之邪侵袭,如高温劳作、感受温热邪毒、火热烧灼伤、过食辛辣温热之品,或寒湿等邪郁而化热,或情志过极而化火,或脏腑气机过旺等,使体内阳热之气过盛,阴液未能御制阳热之邪而致病。实热(实火)证多属新病突起,病势较剧。

火热不仅可伤津耗液,乃至亡阴;并且可迫血妄行而导致各种出血,或使病变局部气血壅聚,血败肉腐而形成痈肿、溃烂而酿成脓液;还可表现为热极动风、火热扰闭心神等危证。

(六)阴盛证(实寒证)

临床以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腹痛拒按、痰鸣喘嗽、苔白润、脉迟或紧为表现。

阴盛证是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滞中阳遏抑阳气温煦作用的发挥,从而导致阳不制阴,阴寒内盛,阴性寒、静、湿,故出现血脉凝涩,痰湿、水液潴留等病变。

六、阴阳平衡才能健康

《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言:“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数术……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可见,法于阴阳对人体保持健康是何等的重要。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逆其根,则伐其本,坏其真矣。故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反顺为逆,是谓内格。”从这段经文可以看出四时阴阳的变化,是万物生命的根本,所以圣人在春夏季节保养阳气以适应生长的需要,在秋冬季节保养阴气以适应收藏的需要,顺应了生命发展的根本规律,就能与万物一样,在生、长、收、藏的生命过程中运动发展。如果违逆了这个规律,就会过伐生命力,破坏真元之气。因此,阴阳四时是万物的终结,是盛衰存亡的根本,违逆了它,就会产生灾害,顺从了它,就不会发生重病,这样可谓懂得了养生之道。对于养生之道,圣人能够加以实行,愚人则时常有所违背。顺从阴阳的消长,就能生存,违逆了就会死亡。顺从了它,就会正常,违逆了它,就会乖违。相反,如背道而行,就会使机体与自然环境相格拒。

《素问·生气通天论》中云:“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形为阴,神为阳。机体内部及其与外部环境的阴阳平衡,形与神的相对平衡是健康的标志。要保持强健的体魄,必须使形神统一、阴阳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