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看不见的光线
范霖先生的摄影作品集《红之外》即将付梓了。和我们常见的摄影作品集不同,这是一本用红外摄影手法创作的摄影艺术作品集,它带领我们走入一个熟悉而又陌生的世界,体验着未知的视觉感受。
在摄影艺术的百花园中,红外摄影是普通却又特别的一个摄影门类。说它普通,是因为其成像的原理与一般摄影是一样的,都是利用了光线照射到被摄物体上反射后,经过镜头在相机内成像。早在1910年,人们就发现了可充当彩色红外线感光剂的特殊染料,并尝试用其拍摄了风光照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用于军事侦察和科学研究的红外胶片被发明出来,并逐渐转为民用。
而最让人们痴迷的,是源自红外摄影具有不同于一般摄影的特殊性。首先,感光波长不同。光是电磁波的一种,具有特殊的“波粒二象性”。在太阳光中,人眼可以看见的一部分称为可见光,波长范围大约是380-780nm(纳米),这也是普通摄影作品所反映的场景。而在这个范围之外,肉眼不可见的光线中,波长大于780nm的光线,被称为红外线。同样的场景,通过红外摄影会拍摄出与众不同的色调和感觉。第二,拍摄器材不同。特殊胶片和CCD、CMOS等都具有接收红外线的能力,但是在一般摄影中,红外线会对成像有影响,绝大部分数码相机厂商都在感光元件前加装低通滤镜来阻拦红外线的进入,以提高成像质量。与之相反,要想拍摄红外摄影,就要设法阻止可见光,而使红外线投射到感光元件上。一般可以采用在镜头前加装红外滤镜,或对相机进行改装,将感光元件前的低通滤镜换成红外滤镜。第三,拍摄方法不同。成像原理的不同使得红外摄影在拍摄方法上也具有一定难度。从技术上讲,镜头的对焦点会发生偏差,曝光时间会变慢,不易把握,对拍摄场景也具有特殊的要求;从艺术上讲,成功的红外摄影作品不仅仅停留在追求与众不同的影调和色彩上,而是要在这些变化中寻找出技术与艺术的和谐统一。
这是具有一定难度的。在胶片时代,红外摄影的特殊性致使其从拍摄、冲洗和印放的调控难度都很大,除了极少数热衷于红外摄影探索的摄影人之外,从事红外摄影的人极少,被人称道的红外作品更是凤毛麟角。与传统胶片摄影相比,数码摄影的普及虽然为红外摄影带来了一定便利,但要想熟练地拍摄并进而创作出满意的作品,在前期拍摄和后期处理有机结合的基础上,仍需要大量的勤奋练习、认真的思考和大胆的创新。
从这几点来看,范霖先生和他的《红之外》是一次成功的探索和实践。
范霖先生从事摄影艺术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也才十年的时间。但由于他具有绘画的功底,使得他对色彩的敏感在其后的摄影创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次偶然的机会,范霖接触了红外摄影,相机显示屏上那奇异的色彩和空灵的感觉一下子吸引了他,从此他在红外摄影的领域一发而不可收。艺术的魅力就在于发现并将其完美地表现出来。范霖在红外摄影中有了自己的发现,并为此不断思考、探索、实践,在积累了大量红外摄影经验的同时,也积累了数量可观的红外摄影作品。
国画大师齐白石曾经说过,“绘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既是一个哲学的命题,更是对美学的高度概括,给予艺术家认识事物形象及内在精神的辨证关系方面很大启示。中国画的造型不是单纯地模仿自然,而是在对自然物象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主观创造,从而达到抒情表意的目的,它是主客观结合的产物。之于绘画,摄影虽然大多是对真实场景的再现,更多的是一种“像”和“似”,但同样具备着“造像”和“传神”的双重功能,具有美学的共通点。魏晋时期的王弼将其“得意忘象”的理论阐释为:“夫象者,出意者也。言者,明象者也。尽意莫若象,尽象莫若言。言出于象,故可寻言以观象;象生于意,故可寻象以观意。意以象尽,象以言著。故言者所以明象,得象而忘言;象者所以存意,得意而忘象。”而像《红之外》这样的红外摄影恰恰是通过摄影技巧,在表达“不像”和“不似”这样带有摄影家鲜明主观感受和意念上,既传其神,又忘其象,得其意,丰富了摄影艺术语言,使得创作手法更为多样性,作品具有了区别于其他作品的独特品质和内涵。
值得一提的是,范霖在红外摄影方面的突破与他所在的河南焦作深厚的摄影土壤密不可分。早在2002年,我便与焦作摄影人相识。那年,焦作市搞了一个“一会两节”—太极拳年会、国际旅游节和国际摄影节,其中的“2002中国·焦作山水摄影节”是焦作市委、市政府和焦作市摄影家协会与中国摄影家协会共同主办的,因此从那年开始我曾多次到过焦作。通过和焦作摄影人的接触,我感受到了焦作摄影人的独特活力和他们的创新精神,也就是从那一年开始,焦作摄影在全国异军突起,一系列新颖的摄影理念和成果在全国产生了很大影响:“2002中国·焦作山水国际摄影节”不仅率先开创了摄影成功地为旅游经济服务的先例,而且其举办模式也成了其后不少省市开展类似活动的模板;2003年,他们又以“摄影也是生产力”的新颖提法为摄影服务于地方经济、服务于旅游经济提供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典型,在全国摄影界产生了较大影响;经过多年来的不间断努力,通过摄影的推介而声名鹊起的云台山已成了摄影与旅游相互推动互利共赢的典范 — 云台山因摄影成了国际知名的旅游名胜、摄影人趋之若鹜的创作圣地,焦作摄影也因云台山的成功而在全国摄影人心目中有了更重的分量。作为一个内陆地级市,焦作摄影近年之所以成果频出,我想这是与范霖这样的焦作摄影人的独特活力和创新精神分不开的。
中国的摄影艺术已经成为了中国文化事业发展中的一支不可忽视的重要力量。要想使其更具活力地不断发展、进步,需要在理论研究和创作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创新。
让我们在看不见的光线里,去认知一个崭新的世界。
是为序。
壬辰年二月
作者系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兼中国摄影家协会分党组书记、副主席、秘书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