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公务员录用考试专用教材:财会专业知识(2016最新版)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收入、费用和利润

考点知识精讲

一、收入

考点 1.收入概述

1.收入的定义和特点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这里所指的“日常活动”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常性活动以及与之相关的活动。收入有以下特点:

(1)收入是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是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从偶发的交易或事项中产生的,有些交易或事项也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但不属于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其流入的经济利益是利得,而不是收入。

(2)收入能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收入可能表现为企业资产的增加,也可能表现为企业负债的减少,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等式,企业中所取得的收入一定能增加所有者权益。

(3)收入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所有者投入资本主要是为谋求享有企业资产的剩余收益,由此形成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不构成收入,而应确认为企业所有者权益的组成部分。

2.收入的种类

(1)收入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不同,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三种类型。

①销售商品的收入主要指取得货币资产方式的商品销售,以及正常情况下的以商品抵偿债务的交易等。

②提供劳务的收入主要有提供旅游、运输、饮食、广告、理发、照相、洗染、咨询、代理、培训、产品安装等所获取的收入。

③让渡资产使用权的收入是指企业让渡资产使用权实现的收入。主要包括利息收入和使用费收入。

(2)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①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经营性活动实现的收入。

②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是指企业为完成其经营目标所从事的与经常性活动相关的活动实现的收入。

考点 2.收入的分类与确认

《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规定: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收入按企业从事日常活动的性质不同,分为销售商品收入、提供劳务收入和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按企业经营业务的主次不同,分为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

销售商品收入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

(1)企业已将商品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转移给购货方;

(2)企业既没有保留通常与所有权相联系的继续管理权,也没有对已售出的商品实施有效控制;

(3)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4)收入的金额能够可靠计量;

(5)相关的已发生或将发生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

考点 3.销售商品收入的核算

1.为核算和监督企业销售业务情况,应设置如下账户

(1)“主营业务收入”账户。核算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贷方登记已确认实现的销售收入,借方登记销货退回和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本期销售收入,结转“本年利润”后,该账户无余额。本账户应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

(2)“主营业务成本”账户。核算企业经营主要业务而发生的实际成本,借方登记本期发生的销售成本,贷方登记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本期销售成本和销货退回,结转“本年利润”后,该账户无余额。本账户应按主营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

(3)“其他业务收入”账户。核算企业其他业务所取得的收入,贷方登记已确认实现的其他业务收入,借方登记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本期其他业务收入,结转“本年利润”后,该账户无余额。本账户应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

(4)“其他业务支出”账户。核算企业其他业务所发生的支出,借方登记本期发生的其他业务支出,贷方登记期末结转“本年利润”的本期其他业务支出,结转“本年利润”后,该账户无余额。本账户应按其他业务的种类设置明细账。

企业销售商品有时也会遇到现金折扣(是企业采用赊销方式销售商品时,为鼓励购货方在一定的信用期限内尽快付款而给予的优惠条件,即购货方可从应付货款总额中扣除一定比例的金额)、销售折让(是指企业因售出产品质量不合格等原因而在售价上给予的减让)等问题,应当分不同情况进行处理。

2.现金折扣的会计处理

【例3—4—1】某企业(一般纳税人)在2015年2月1日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商品售价50 000元,增值税额8 500元。企业在合同中规定的现金折扣条件为:2/10,1/20,N/30(假定计算折扣时不考虑增值税)。

(1)2月1日销售实现时,应按总售价确认收入:

(2)不同付款时间下,取得货款时的会计处理:

①买方10天以内付款。如2月8日买方付清货款,按售价50 000元的2%享受1 000元的现金折扣,实际付款57 500元(即58 500-1 000)。

②买方10天以后,20天以内付款。如2月19日买方付清货款,应享受的现金折扣为500元,实际付款58 000元。

③买方在20天以后,30天以内付款。如买方在2月28日付款,则应按全额付款。

3.销售折让的会计处理

【例3—4—2】某企业(一般纳税人)销售一批商品,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商品售价100 000元,增值税额17 000元,货到后买方发现商品质量不合格,要求在价格上给予3%的折让。其会计处理如下:

(1)销售实现时:

(2)发生销售折让时:

(3)实际收到款项时:

4.销售商品退回的会计处理

销售退回是指企业售出的商品,由于质量、品种不符合要求等原因而发生的退货。销售退回如果发生在企业确认收入之前,处理就比较简单,只需将已记入发出商品账户的商品成本转回“库存商品”账户;如果企业已经确认收入,又发生销售退回的,不论是当年销售的,还是以前年度销售的(除属于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外),均应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收入,同时冲减退回当月的销售成本。企业发生销售退回时,如按规定允许扣减当期销项税额的,应同时用红字冲减“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的“销项税额”专栏。

【例3—4—3】某企业(一般纳税人)2014年10月20日销售商品一批,售价300 000元,增值税额51 000元,成本180 000元。2015年3月5日,该批商品因质量严重不合格被退回,货款已退回购货方。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同时:

企业采用递延方式分期收款、实质上具有融资性质的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满足收入确认条件的,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借记“长期应收款”账户,按应收合同或协议价款的公允价值,贷记“主营业务收入”,按专用发票上注明的增值税额,贷记“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账户,按其差额,贷记“未实现融资收益”账户。

二、费用

考点 4.费用的概念与确认

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耗费,包括产品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

(1)产品生产费用,构成产品成本,产品成本项目是指对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按经济用途进行分类的具体项目。一般情况下,产品成本项目由以下项目组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燃料和动力、制造费用。

(2)期间费用,指不能直接归属于某个特定产品成本的费用。期间费用在发生的当期就全部计入当期损益,而不计入产品成本,这样有助于简化成本核算工作,提高成本计算的准确性。

期间费用项目主要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和配比原则确认当期费用。

在实际工作中,确认费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按其与营业收入的直接联系确认。即判断其与收入是否存在直接联系,凡是与本期收入有直接联系的耗费,都应确认为本期的费用,销售成本的确认采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2)按一定的分配方式确认。如果一项资产能够在若干会计期间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流入(即创造收入),企业就应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将该项资产的成本分摊计入各个会计期间。例如固定资产的价值,就是采用一定的折旧方法,分配确定各期的折旧费用。

(3)在支出发生时直接确认。有些支出在发生时直接确认为当期费用,例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其支出的效益仅涉及本会计期间,因而,当支出发生时即确认为当期费用。

考点 5.期间费用的核算

期间费用大部分容易确定其发生的期间,而难以判别其所归属的产品,因而在发生的当期从损益中扣除。

1.管理费用核算。管理费用发生时,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原材料”、“应付职工薪酬”、“累计摊销”、“累计折旧”、“应缴税费”、“坏账准备”等科目。

【例3—4—4】企业用库存现金支付业务招待费5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例3—4—5】企业计提本月办公用房的折旧费3 3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2.财务费用的核算

财务费用发生时,借记“财务费用”科目,贷记“银行存款”、“应付利息”等科目,企业发生利息收入、汇兑收益时,借记“银行存款”等科目,贷记“财务费用”科目。

【例3—4—6】企业支付金融机构手续费2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3.销售费用的核算

销售费用发生时,借记“销售费用”科目,贷记“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职工薪酬”等科目。

【例3—4—7】企业用库存现金支付商品检验费600元。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三、利润

考点 6.利润

利润是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是企业的收入减去有关的成本与费用后的差额。根据我国《企业会计准则》规定,企业的利润一般分为营业利润、利润总额和净利润。

考点7.利润的计算

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投资收益(-投资损失)+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资产减值损失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支净额

净利润=利润总额-所得税费用

1.营业利润

营业利润是指主营业务收入减去主营业务成本和营业税金及附加,加上其他业务利润,减去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加减投资损益、公允价值变动损益后的净额。其他业务利润是指其他业务收入减去其他业务支出后的净额。

2.投资收益

投资收益是指企业对外投资所取得的收益,减去发生的投资损失和计提的投资损失准备后的净额。

3.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是指企业发生的与其生产经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各项收入和各项支出。其中,营业外收入包括处置固定资产净收益、捐赠所得等。营业外支出包括固定资产盘亏、处置固定资产净损失、处置无形资产净损失、债务重组损失、罚款支出、捐赠支出、非常损失等。

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应当分别核算,并在利润表中分项目反映。营业外收入和营业外支出还应当按照具体收入和支出设置明细项目,进行明细核算。

四、所得税

考点 8.所得税的计算

所得税是指企业应计入当期损益的所得税费用。

为核算和监督企业经营成果的情况,应设置如下科目:“营业外收入”科目、“营业外支出”科目、“所得税费用”科目、“投资收益”科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本年利润”科目、“利润分配”科目。

【例3—4—8】某企业2014年损益类账户的年末余额如表3—4—1所示(该企业年末一次结转损益类账户):

表3—4—1

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结转各项收入与收益:

(2)结转各项成本、费用或支出:

(3)将“本年利润”账户余额转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账户:

【例3—4—9】承上例的资料,该企业董事会决议,经股东大会批准,按税后利润的10%提取法定盈余公积,按可供投资者分配的利润的80%向投资者分配现金股利。编制会计分录如下:

(1)提取法定盈余公积:

(2)向投资者分配利润270 000元[(375 000-37 500)×80%]:

(3)将“利润分配”账户下的其他明细账户的余额转入本账户的“未分配利润”明细账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