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叶:如何高效读懂一本书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2章 序篇(2)

好的选择可以让你开心,坏的选择也会让你总结教训,争取下一次做出更好选择。这种选择成本很低,却可以锻炼你的判断力,很值得。

经典书籍也要分类对待,就好像教育分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通识教育部分的经典书籍可以适应面很广,甚至每个人都可以看,专业面的经典书籍就受众小。而文学类因为有细分品种,不同的人口味不同都很正常。

我给大家一个建议,在网上搜索关键词“书籍类型+书单”,比如“管理学经典书单、历史经典书单”,可以看到很多人推荐的经典书单,你们可以试着去搜搜看。

问7:别人推荐的经典书籍我看不懂、看不进去怎么办?

其实这很正常,有些书经典是经典,但也需要你具备理解经典的阅历和知识积累。

比如在经济类图书的作者里,哈耶克的名字经常被人提起,但他的书,不知道是翻译的原因还是我个人水平的原因,反正读起来很吃力,我了解他反而要更多通过他人的评论性文章。

又比如王阳明的心学,很多人评价很高,但到目前为止,我还读不太明白。读不太明白的意思就是每次读一点点就没有耐性读下去。

再比方说,有的朋友说对哲学类的书籍不怎么有天赋呢,怎么也看不懂,看不下去;名著也是,感觉有点生涩呢……我得说,有些书你不喜欢,是缘分没到。我高中不爱看《论语》,过了30岁再读,不得不觉得《论语》风靡两千年,是有理由的,一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多少道理!

我的建议就是,别人的经典阅读体验未必就适合现在的你,如果你发现所谓经典好书你读不进去,又不是你的专业必修书,不必强求去读,放一放,等以后缘分到了再读。一辈子都没有缘分也没有关系,人类历史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每个人能汲取一小部分就已经受用无穷了。

再说了,成长的法门并不唯一,读书并不是让一个人获得智慧的唯一通道。我曾经写过一系列关于“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的文章,影响很大。我觉得让孩子过早阅读经典未必就是好方法,也许先看看童书漫画更能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如果你们对这个系列文章感兴趣,不妨去我博客翻翻: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4cee110101cwd5.html,也可以扫一扫下方的二维码。

问8:有些书只读没有感觉,怎么办?

越是实用技能类的书,越需要和实践结合起来阅读。如果你只是看,没有和其他行动结合,读过也往往是过眼而已,收获不了什么。

即便是一些理论性的书,也要主动结合现实来思考,这也是最最重要的。把读完的书中的一些理念,马上和现实印证,或者直接引入现实思考和行动。否则,读书的心得会遗忘得很快,不会成为你的内容。

我曾经问过学经济学的同学,有没有读过经济学领域的经典?如果看到国内报道的财经新闻,比如股价涨跌,某些行业遭遇整体性危机,一些政府行政指令效果不佳,能否用学过的经济学知识做个分析?——答案往往是没有想过。

这样读书就把自己变成一个容器,而不是搅拌器。容器的特点是只能装一点点东西,要进来新东西,就得扔掉一些旧东西,否则装不下。而搅拌器可以把不同的内容重新组织,变成更容易吸收的饮料,化为自己身体需要的营养。读实用的书,第一层境界是你看得懂别人的道理,第二层境界是自己能照着讲出来,第三层境界是自己能有意识去运用,第四层境界是能用自己的话总结出来。达到第四层境界了,恭喜你,这道理总算属于你了!读书这件事,看来的东西不是自己的,写下来的文字也未必全是自己的,只有反反复复讲,把看的写的讲到潜意识了,成为一套方法论了,成为自己的工作习惯了,也许才是自己的。

至于那些让你感到醍醐灌顶的书,也不是真的带给你成长。有些书之所以让你感觉收益大,也许只是因为它是你处于改变临界点时恰好出现的那一本。

看书只能打开视野,解开思维盲区,但是一个人要改变自己必须通过行动。所以即便没有感觉,还是建议大家坚持读书,厚积薄发,不期速成,功不唐捐。

问9:我没有时间读完整本书,只订阅经典博客,经常看看,比如秋叶老师的,够吗?

阅读博客、微博、微信文章这样的阅读方式,和阅读整本书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前者是不系统、不严谨的碎片知识,后者是系统的整体性知识。

如果一个人没有建立系统性思维,长期做碎片阅读,只会让自己的大脑充斥各种碎片思想、各种有趣的段子,但是就是没有自己的思考体系,而这样的思考体系必须通过阅读有质量的好书慢慢培养。

等你培养出框架思维能力了,再看碎片文章,就可以把看到的信息点整合到自己的框架里面,让自己的框架更加丰富饱满。

所以,我不提倡大学生或者年轻人过于依赖网络阅读模式,还是要读整本书,做书摘,做笔记,做练习,锤炼自己的整体思维能力。不要以为看了很多网络文章,貌似也做了很多思考就是读到书了。

年轻人读书应该考虑是否能为自己建立一个完整的思考框架,这个是无法通过网络阅读系统建立的——当然一些特别优质的网络课程例外。

虽然我也提倡大家关注一些优质专业博客,但我不提倡用这种快餐阅读代替读书。

问10:你读书时有什么乐趣?

古人说:“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是真话也是假话。说它是真话,是因为我读书学到知识本领,成就我现在的人生;说它是假话,是因为读书的过程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越是要读好书,越要坐冷板凳,下苦功夫。不过我自己在读书过程中的确创造了很多属于自己的小乐趣,我也给大家分享一下:

1.推荐好书给熟悉的朋友,朋友也喜欢,能够加深友情。

2.好多作者开微博,我写了书评后@作者互动转发,挺有成就感。

3.读书时找亮点,然后晒到微博上,和读过这本书的朋友们在微博上互动。

4.写书评冲排行榜,我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为经典畅销书写好书评,然后看着自己的书评后来居上,排名第一,充满了成就感。

5.书评写得好,很多出版社编辑主动联系送书给我,希望我也给他们的书写书评,也很令我欢喜。

6.看过的书不想要了,送给需要的小伙伴,也是雅事。

7.我的朋友@萧秋水曾经采访了19位互联网上活跃的读书人选书和读书的经验,其中就有我的心得(百度“他们是如何选书和读书的”就可以找到),这又是一种玩法。

8.我自2014年坚持每周读不同的书,写不同的拆书书评,变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这本书。但这样做,更需要坚持的力量。

三、读了就忘?我的10种读书方法

通读法:我是如何培养思考框架的

现在很多朋友好奇我一年怎么能看一两百本书,其实我早年读书,很是贪多,翻得多翻得快,一年下来看书破百都不是个事。我记得在2002年到2003年一年间,我囫囵吞枣看了近500本书,多的时候一天可以看十来本。看完有没有收获呢?坦率说,没多大收获。

其实,阅读时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读一本新书时经常看到一些过去看过的观点,有似曾相识燕归来的感觉,但如果你问我是在哪本旧书里看到的,我真不记得。再一个收获就是偶尔大脑灵感一来,冒出一些妙言,可能文字是自己的,但思想其实是别人的碎片。

这是为什么呢?我当时读书的心态就好像是一个贪心的胃,想把什么好吃的食物都试一遍,结果却消化不良。后来我渐渐明白,如果一个人一开始没有扎扎实实读几本书形成思考框架,书读得越多头脑越乱,脑袋里完全是糨糊,今天听这个人说有道理,明天听那个人说也有道理,到最后就是没有自己的道理。

说来惭愧,我第一次系统读书是在2000年。当时从事产品数据管理软件实施工作,必须要了解这个信息管理系统的来龙去脉,我就买了所有可以买到的关于这个领域的书,还下载了2000多篇这个领域的论文,全部看了,做了总结。读完后的结果是写了一系列文章,叫《水煮信息化》,当时在一个刊物连载,反响还不错。

通过这一轮读书,我基本明白了什么是数据,什么是信息,什么是信息化,什么是业务流,什么是知识管理,遇到这个领域的问题,我就有一个知识框架去梳理了,再吸收新东西,就十分轻松了。这次最大的收获是学会了从概念定义出发,慢慢理解现象,读书要把一些基础的东西读透。

2004年我正式开始做项目经理,需要系统了解项目要如何管控,还要带人,没有人教,只好继续读书。那时上班也忙,就只买了两三本业内推荐的项目管理领域还不错的书。其实到今天我也不知道这些书是否真的是经典,但是老老实实反复读了几遍,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反思,总结。到了2005年,单位搞封闭讨论,讨论了三天三夜,我突然就开窍了。

所谓开窍,就是我自己的头脑里形成了一套分析问题的框架,只要是和这个领域相关的问题,也不管合适不合适,我可以先拿这个框架去套用一遍,大概也还能得出一个结论。这次读书很重要的一点收获就是,反复读几本相对结构化、体系化的关于某一领域框架和业务的入门经典书,反复读,读透了,就打下今天做事的方法论底子了。

这和我大学读书就完全不一样了,大学时读得多,看得多,也忘得快,为啥,就是没有把一本入门的书反复读,读透读烂读懂别人的方法论,化成自己的,“浅尝辄止”说的就是我那种读书方法。那时拼的是年轻,记忆力好,能够混过及格线,等一毕业,要走入社会,大脑就一片茫然了,不知道自己有什么本钱面对社会。

到2006年的时候,我觉得自己这两个分析问题的框架用了蛮多遍,已经开始形成了自己思考问题的结构,再看什么内容,都会有一个定心锚,看到别人说相关的内容,有用的,就吸收到自己的知识框架里面,而不是变成各种碎片。碎片知识的特点是看到了激动一下,过几天又被新的碎片冲掉了。

其实,这和管理电子文件夹的逻辑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的文件夹分类条理清晰,又有合理的编码导引,那么再多的文件进来,也可以很快梳理好,后续查找也井井有条,十分方便。而有的人来了新文件就随手放桌面或者下载区,不分类也不归档,时间长了,硬盘里全是这种碎片化的文件,貌似有价值的电子文档,其实真要用起来,一点头绪都没有。

人的大脑好比是硬盘,而且可以看作是容量无限的硬盘。会读书,就要学会给硬盘建立索引,然后往里面放资料,但是很多人没有先给硬盘分区,直接把吸收来的东西一股脑儿丢进去,以为反正容量大,结果悲剧了。

还有一种情况是分了区却也无法很好地整合信息,就好比一个360G的硬盘,只分了两个区,一个区4G,一个区356G,然后基本全部的信息都塞在4G的区,填满了后面的就冲掉前面的,人的大脑看起来在不断更新,整体的潜力却完全没有发挥。

2010年前后我大量读经济学和心理学的书,这就是出于兴趣阅读。这两类书都有个特点,畅销书特别多,可读性特别强,说服力也好,读多了,好像自己也懂一点经济学和心理学,但是又不能系统说清楚问题。这里面业余和专业的区别,我觉得就在于有没有反复系统读通几本经典教程,再陆续进化。

我的确有心读几本这两个领域的经典书,也确实读了,但是我得老实承认,由于精力限制,我没有像研究知识管理、研究信息化、研究项目管理、研究PPT、研究新媒体一样做完整的结构化阅读和修炼,所以在这两个领域,我采取的阅读策略是经常读新书,不断刺激过去的阅读经验,这样在这些领域也不至于完全外行,但也绝不敢冒充专业人士,偶尔借助书中的理论观点想清楚了一些问题,就写一篇书评自娱自乐。

2011年我发现自己思考问题时还是有缺陷,经常被别人的逻辑谬误绕进去,于是我就开始系统学习如何阅读和思考,当时是先看《如何阅读一本书》,后来又看《学会提问:批判性思维指南》,这一看我才发现,在发达国家的高中就需要普及的批判性思维训练,我到30多岁大脑依然一片空白。

也不好意思告诉别人,我就自己尝试写读书笔记、做读书PPT、和朋友交流,在微博上尝试用批判性思维写微博,包括吵架,统统悄悄练起来。我会告诉你类似的图书我买了40多本,看了30本吗?

这样做很辛苦,但是我的确发现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了,也能看出别人文章里面的一些问题和错误了。到了2013年,我大概能够系统建立自己的批判性阅读、思考、写作的框架了,真不容易。

我觉得,现在的高中生、大学生有时间可以先系统读一读这个批判性思维领域的经典作品,耐着性子多读几遍,一辈子受益。不要像我,36岁了,才发现还有这门好玩的学科。

不过我36岁读这种思考框架的书,也有一个优势,就是我过去积累的读书框架,还有阅历,有助于我更快理解这些知识。

用一个词总结——功不唐捐。

树读法:我是如何去做主题阅读的

如果觉得某个方面有必要了解学习,我至少会看十本同类书籍,然后仔细想想那些专家的看法是否一致,慢慢得出我在这个领域的思考框架。这种阅读方式叫主题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