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研求王芗斋宗师拳学文献解疑释难必须掌握正确的方式方法
在研读王芗斋宗师拳学文献和习练大成拳过程中,对难知、难懂的拳学法、理内容,首先应分清属于哪些不同性质的问题,按疑、难性质的不同,采用不同的解决形式和方式,只要方法运用得当,亦可进行自解,即研读者个人自己对王芗斋宗师文献中的疑、难不懂之处进行破解。王芗斋宗师文献中的难知、难懂的疑、难问题按性质内容不同共分以下数种内容:一为涉及具体功法方面的内容;二为拳理方面的问题;三为引用寓言、名言(其他学理中借用)比喻方面的内容;四为属于词汇、字句方面的问题;五为德守、境界方面的问题;六为综合、概念性的问题;七为大成拳专用的名词、词句、功理方面的问题;八为与其他学术、学理相一致、相接近的理念性问题。在以上涉及王芗斋宗师拳学文献的未懂问题中,应按其不同性质、不同内容的范畴,确定解析的方法和方式,方能从中选一些可自解的问题自行解疑、破难。
例如:属于一般字句、名词的问题,可在字典、辞源或康熙字典中查找,得出字句、名词的意解。如《大成拳论》中的“拳本服膺”中的“服膺”的词意,在有的辞源、字典中有解释;属于名言、名句、寓言类词句,可在寓言集、名言集、名贤集和名人著述、格言中查到,其中亦有带解(解释句意、内容)的刊著以便查询;再如属于其他学科、学术的专业用语、词句,可在有关专业书、刊、典藉中找到;还有属于与宗教、文化有关的内容,可在佛、道、儒方面的著述中查询;如属于历史文化方面的与历史有关的内容,可在历史文献上查找;另外,属于与武术、拳学有关其他门派功、理有关的内容,可从诸家武术著述、拳谱中查找答案。综上所述,有些有关拳学方面的内容是可以通过学者自己解疑、释难的。但必须掌握疑、难不懂内容的不同特点,在从不同的范畴资料中有的放矢地寻求答案方可得解。所以研求大成拳学、参读王芗斋宗师拳学文献必须具备广博的学识方可解析难、疑。
除此以外,尚有不能自行解释的问题,亦应以解求得法(方式、方法)为要方可。
属于学者不能自己解难的问题如下:一为大成拳的专用术语、名词,即“试力功”、“断手”、“试声”、“搏竿功”、“三才桩”、“摩擦步”、“六面劲”等是大成拳专用语,在字典中是查不到的,其他文献、资料中也无刊载的内容,这方面的问题必须向门内长辈或门内名达者求教方可。另外,属于拳学观、拳理与功法方面结合的本质性内容,除向明达者求教,从其经验中吸取认、知外,还应通过具体的功理练用的努力,在掌握功、理练用的条件下,配合理论体认再结合王芗斋宗师文献与其相关的内容(不明内容)研析才可得其真解。否则仅从理论、字意上或单凭他人的指教中得识是很难真正解悟拳学精髓的。因为《大成拳论》中王芗斋宗师的“知、行合一”才是求其深学正解的唯一出路,也只有知、行合一、知则能行、行则能知方能真正透悟大成拳的高功、深境。所以必须在理论、实际配合、统一的条件下,才能对较深的拳学功、理达于透解,故研拳非一日之功,也非浅易之为,任何高深学术的造诣境界都要下一翻功夫方能有得。除上所述外,还有一些有关拳学的内容难于得解时,就必须由明达者口传心授特意讲述细析综解方可尽释其难、尽得其学。
另外,更为关键的是有些王芗斋宗师的文献内容即使是表面看似很易懂的部分,其高境、深学的明达者的析解亦与常人的看法大为不同,故必须从更为深层的学理(功理)角度析研其源、达髓入奥,在更深层处得其明解、真析。这就要从全面、系统深层次的角度来析解王芗斋宗师拳学文献未解的难、疑问题方可。这也是本人著写本篇“王芗斋宗师拳学文献续解”的内容原意,以期从更深层次将王芗斋宗师拳学文献全面得其正解,进而为参研王芗斋宗师拳学、习练大成拳开辟入门之径。
总之,由于对学术,学理、法要的识解能力、层次不同,必会导致识、为的功效层次水平的不同,或识、为的深、浅之别,其差别和识、为水平也会因一点、一毫之误解而谬以千里,出现很大差别,这也是有定论的法则之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