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性命古训辨证
傅斯年更新时间:2025-05-21 12:13:24
最新章节:第二章 理学之地位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是傅斯年先生论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一部杰出著作,它将商周甲骨文、金文到先秦诸子典籍中的“性”“命”二字逐一统计并分析,以其来源与演变论述先秦诸子的思想,后推断宋明理学为先秦思想的承继与总结。此书从训诂学、考据学、语言学方法入手以微观字形、字义建构宏观思想史,鲜明地体现了傅氏“哲学乃语言学之副产品”的治学思想和严谨的学术风格。
上架时间:2024-10-01 00:00:00
出版社:北方文艺出版社
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已经获得合法授权,并进行制作发行
性命古训辨证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第二章 理学之地位
- 第一章 汉代性之二元说
- 下卷 释绪
- 第十章 本卷结语
- 第九章 荀子之性恶论及其天道观
- 第八章 孟子之性善论及其性命一贯之见解
- 第七章 墨子之非命论
- 第六章 春秋时代之矛盾性与孔子
- 第五章 总叙以下数章
- 第四章 自类别的人性观至普遍的人性观
傅斯年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内圣外王:郭子玄王船山章太炎三家庄子学勘会
郭象、王船山、章太炎三家庄子解释学是庄学史上以解释为形式、以哲学创构为实质的解释典范。他们三家都牢牢抓住传世本《庄子·天下》篇“内圣外王”一语大做文章,以此语契入庄子而展开不同的哲学创构。郭象、船山、太炎不约而同地以“内圣外王之道”契入庄子哲学,与其时代环境、人生履历、个性气质以及本人思想背景有关。郭象生活时代之魏晋、船山生活时代之明清、太炎生活时代之晚近,是中国历史上三个著名的乱世,作为天生异秉哲学35.7万字 - 会员
儒家哲学
《儒家哲学》从“儒家哲学是什么”“为什么要研究儒家哲学”“儒家哲学的研究法”“二千五百年儒学变迁概略”“儒家哲学的重要问题”等五个方面,以六个篇章的篇幅,翔实、扼要、入情入理地介绍了儒家哲学的来龙去脉及思想沿革,是一部优秀的中国哲学普及性著作。哲学7.8万字 - 会员
四书释讲:文明全景中跨语境理解儒学
本书试图在文明全景中深度解读“四书”。文明全景视野包含两个基本面:一是从世界文明的进程来审视中国历史文化的变迁,二是从神圣文明与世俗文明的整体来把握每一次时代变迁的特点。据此,本书聚焦于三个时代语境的互动:先秦语境、宋代语境和现代语境之间的差异及其在转进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作者力图在文明全景中打通古今语境,与经典对话,实现与古圣先贤的倾心交谈,由现代的处境体会他们的选择的深层用心,并从他们的视角透视哲学55.8万字 - 会员
儒家廉德思想研究
“廉”是中华传统伦理的重要范畴,也是儒家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在“何为廉”“为何廉”及“何以廉”问题上,儒家思想中有系统的阐释。本书试从多个维度,对儒家廉德思想进行系统研究与学理阐释,认为,儒家廉德思想理论大厦是建构在天人合一,以民为本,仁者爱人,公私、义利、理欲之辨等基础之上,通过俭、耻、孝等具体伦理德目体现出来,并主要依靠自我修身、道德教化、制度约束和法律惩治等路径实现廉德之养成的,积极借鉴哲学17万字 - 会员
明代越中心学与文学
越中素称人文渊,明代的越中地区既是阳明心学发端与成熟之地,也是文学发展重镇。王阳明作为越人,其心学思想独步当时,诗文兼有道学与文学之本色,成就蔚然可观。阳明晚年主要在乡邦传播心学,越中文士因地域优势,沾溉甚多,影响至深,由此涌现了以杨珂、陈鹤、沈炼、徐渭、陶望龄、王思任、张俗、祁彪佳等为代表的众多具有心学背景的文学活动主体,共同铸就了明代越中文学的繁荣。本书即以此为学术背景,旨在系统探究明代越中地哲学19.3万字 - 会员
究真求道:中国走进现代社会的哲学省察
本书梳理了前辈学者对于中西文化关系问题的三种处理路径:西化派、复古派和调和派,分析了其各自的独到和偏颇之处,尝试回到传统思想与现代社会的张力源点,接续前辈学人的自觉探索和批判,重新审视中国走进现代社会的道路。全书对于现代化背后的“知识理论”进行了探讨,提出以“知识创新”为中心,基于“知识体系”自觉来回应“知识主义社会”到来的理论方案,对于中国的现代化道路及其相关方案反思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借鉴资源。哲学21.5万字 - 会员
蜀学与儒学
本书是作者近十余年蜀学与儒学研究部分成果的选编,基于对蜀学与儒学水乳交融关系的认识,从蜀学与儒学思想理论、人物事迹、学术成就、著作文献等方面深入剖析阐述,希望给有兴趣的读者提供参考。哲学25.8万字 - 会员
周易(全译本)
《周易》以伏羲八卦为基础,以乾、坤、震、艮、离、坎、兑、巽分别代表天、地、雷、山、火、水、泽、风,并进一步将八卦两两组合,衍生出六十四卦,揭示天地阴阳化生万物的内在规律,并升华为中华文明的思想内核,其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经济、文化、修身养性、待人接物……包罗万象,奥妙无穷。《周易》包括经和传两个部分,经主要是对每一卦、每一爻所作的解释,为古时占卜之用;传则用于解释经的内容,为占卜之辞赋予哲学式的理哲学7.3万字 - 会员
春秋本例
《春秋本例》二十卷,全名《西畴居士春秋本例》,北宋崔子方撰。本书大旨认为《春秋》编年以为体,举时以为名,著日月以为例,而日月之例,又其本,故曰《本例》。全书凡一十六门,皆以日月时推之,而分著例、变例二则。义例之学秉承《公羊》《谷梁》传统,是《春秋》研究史的一大特色。研《春秋》而讲求义例者四十馀家,崔子方的《春秋本例》便是北宋“春秋学”的一部重要言例之作。《四库全书总目》评曰:“说《春秋》者,古来有哲学6.9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