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书斋风云录:对日关系、地区秩序及中国史论集
王少普更新时间:2021-02-04 18:29:45
最新章节:后记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本书为作者从80年代至今在国内学术刊物及主流媒体上公开发表的关于中国近代史以及国际关系方面的论文和时评。如《曾国藩洋务思想的形成、性质和作用》、《错误的言行危险的后果——论战后日本对二次大战的认识》等。
品牌:上海社科
上架时间:2020-11-01 00:00:00
出版社: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上海社科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书斋风云录:对日关系、地区秩序及中国史论集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 后记
- 旅途诗抄
- 第三部分 诗词、散文
- 2019年,日本怎么“变”?
- 安倍为何改口称“印太战略”为“构想”?
- 世界战略态势发生变化日本寻求改善对华关系
- 中日邦交正常化45周年之际,安倍应想清楚这三点
- 不调整国策,安倍重组内阁也无法摆脱困境
- 安倍访美考验日美战略磨合3.0
- 国家神道 靖国参拜:日本走上歪道
王少普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探究
《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探究》(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出版)是孙祚民先生30余年来致力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研究的论文结集。全书共收入50年代中期至90年代的论文几十篇。孙祚民先生是中国农民战争史的专家,对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史也有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从五十年代初始至其病故的三十多年里,他发表有关民族关系史方面的论文数十篇,涉及民族关系史问题的各个方面。本书就是其中部分论文的结集。历史18.3万字 - 会员
中国史诗研究
本成果通过作者近二十年来参加国家“夏商周断代工程”“中华古文明探源工程”等活动所获得的系统认识,在深入总结中华文明起源路径、发展道路与西方文明有鲜明不同的规律基础之上,断定中国汉语史诗系统与西方史诗系统产生的背景不同,因而突破了西方史诗理论、概念和术语的束缚,提出了中国自己的汉语史诗概念、术语等,并总结中国汉语史诗理论体系。其中对中国汉语“颂诗”与“史诗”的对应关系还做了专题深入研究,提出了新的认历史28.6万字 - 会员
秦汉国家建构、民族认同与社会整合论集
秦汉是古代中国自夏商周三代以来发生天翻地覆变化的时代。秦汉统一国家的建立,是中国统一王朝国家与汉民族形成的新起点,是一次由宗法分封制国家政体和以“诸夏”为标志的早期华夏民族,向统一的君主集权制国家和统一的汉民族转化的枢纽期,具有划时代的里程碑意义。然而,秦汉时期的国家构建与民族认同、社会整合的历程并不是直线式发展的,而是经历了一个曲折往复的过程。本书共收入论文18篇,对秦汉时期的国家建构、社会整合历史23.9万字 - 会员
马可·波罗来华问题研究
意大利著名旅行家马可·波罗,作为历史上经陆上丝路来华又从海上丝路回国的欧洲人,是东西方共同关注的重要人物,是世界文明交流史上的一个重要符号。本书在梳理马可·波罗研究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主要从全球史角度考察与马可·波罗来华相关的历史地理、信仰传说、物质交流等问题,从而为马可·波罗来华的真实性提供有力的辩护。历史17.3万字 - 会员
“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文集2016
由文化部、中国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承办的2016“汉学与当代中国”研讨会在北京举行。通过2016“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2016“青年汉学家研修计划”和“中外影视译制合作高级研修班”“中外文学出版翻译研修班”等,搭建中外思想交流“朋友圈”。此次研讨会有来自26个国家的31位著名汉学家参加。本文集是对研讨会汉学家和中国学者专家发言整理后的文字成果。历史26.1万字 - 会员
唐宋历史评论(第5辑)
《唐宋历史评论》是由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主办的以唐宋史研究为主的专业历史刊物,以关于唐宋历史的专题研究与评论为特色,主要刊发问题导向的关于唐宋历史专题研究论文,以及以梳理唐宋研究学术史为目的的专题述评和书评。文章类别包括论文、书评、序跋、读史札记等。历史17.6万字 - 会员
朱熹的史学思想(修订本)
本书对朱熹史学思想进行了整体研究。朱熹以天理论作为理论基石,其历史哲学分为天理、事势、心术三个层次,具有“以理阐史、以史证理”的治史特色,完整地构建了义理史学体系。朱熹在史著编纂上强调史体互补,论证的史家心术是刘知幾史家三长到章学诚史德论的中间环节。本书考证了《资治通鉴纲目》的成书过程,否定了四库馆臣沿袭宋末王柏的该书为赵师渊所撰的观点。在朱熹被“圣人化”的过程中,其史学思想中的落后因素对后世产生历史32.4万字 - 会员
清代江南乡村塾师与地方社会
清代江南地区的乡村塾师是一群在学塾中默默教学,名不出里巷的历史小人物。但是,他们却是乡民心目中的精神领袖,对江南乡村社会的教化、民众日常、家族成长及公共事务都有着重要的影响。本书在广泛搜集各种史料的基础上,对江南乡村塾师的经济生活、馆居生活、社会交往、在乡村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等问题进行了研究。为了使研究具体深入且有血有肉,本书还选取了张履祥与陈梓进行了个案研究。关心像江南乡村塾师这样一群历史小人物历史21.2万字 - 会员
东京风俗:历史晃动中的东汉人物
本书通过选取东汉的数位历史人物,通过史料挖掘与史料分析,以叙事形式讲述专业研究者未发现或者关注度不够的历史故事,主要内容包括:爱说笑的刘秀、“云台二十八将”从何而来、彭宠之死、黄宪生平与逸事、梁冀为何怕孙寿、李膺和郭泰的相逢与殊途、“党锢之祸”中的三位边将、皇甫嵩为何输给了董卓、东汉皇帝和他们的生母、东汉宦官的分化与生死内斗、东汉官场的自杀潮、“黄巾”之后的五年等。本书兼具通俗性、学术性、趣味性,历史23.6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