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员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局方发挥》
王琳 李成文 马艳春更新时间:2020-03-30 11:40:42
最新章节:局方发挥开会员,本书免费读 >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简称)是宋代中成药药典,疗效肯定;但用药偏于温燥。《局方发挥》是朱震亨为纠《局方》偏颇而作,针对滥用《局方》造成温燥之弊,依《内经》、仲景之训,详论病源、病机,以问答形式评论剖析了《局方》中的30多个问题,并补述正确治法,力辟温燥,倡导养阴。两书同时阅读,后者补偏救弊。本书分导读、原文校点两部分,末附后人研究成果,使导读、古籍、附录三位一体,古今并举,学术争鸣,推陈出新,拓展视野,古为今用。
品牌:人卫社
上架时间:2017-12-01 00:00:00
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
本书数字版权由人卫社提供,并由其授权上海阅文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制作发行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局方发挥》最新章节
查看全部王琳 李成文 马艳春
主页
同类热门书
最新上架
- 会员
针灸临证实录:一位基层针灸师的实践心悟
本书作者司言词长期深耕于针灸临床,临证之于潜心研读中医经典,擅长情志疾病、颈肩腰腿痛及各种疑难杂症的针灸保健与治疗。本书内容乃作者临床实践所得及其他针灸师经验验证,主要内容包括针灸临证琐谈、十四经常用穴位应用经验、针灸医案五十例三个部分,书中所列医案从笔者近年来针灸临证验案中精选而来。本书内容真实原创,突出疗效,经验真实可靠,乃真正的针灸临床“针”功夫,可堪中初级针灸师、基层医务人员效仿学习,有助医学22.4万字 - 会员
罗才贵带教问答录:峨眉伤科疗法实录
本书为“十四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之一。通过名老中医与带教弟子一问一答的形式,实景还原师承带教方式的授课过程,使读者身临其境深入领会名老中医临证思辨过程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本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经典医案点评,共收集临床案例33例。以真实案例为研究对象,通过师生问答,进一步挖掘医案深层的病因病机、诊疗思维、组方特点等内容。下篇为师徒问答,将弟子在学习过程中的所遇到的问题,通过罗老的答疑医学9.6万字 - 会员
五运六气论析
本书以《黄帝内经》运气理论为核心,对运气的主要理论作了深入地阐述,是一部弘扬中医传统尖端理论的珍贵文献,学术价值甚高。全书共分六章。第一章为五运六气思想再解读;第二章为五运六气理论再研究;第三章为五运六气与温疫再解析;第四章为五运六气与古代医家医学思想再探析;第五章为五运六气与明清时期温疫防治再挖掘;第六章为基于五运六气的地域气候与疾病相关性研究。本书适用于中医理论工作者,中医院校研究生,中医爱好医学16万字 - 会员
大小水火法钩沉
大、小水火法是产生于我国西北天水地域的一种补阴求汗、扶正达邪的治疗方法。其多用于伤寒门中之误治坏病,或温病过汗劫阴,或亡血、失精,或妇人产后而致邪热久羁、阴精大耗,无以化气酿汗达邪,或阴损及阳、身热足冷等病证,每能起到扶正达邪于表,挽危重于俄顷之效。它凝聚了天水几代医家的智慧和心血,创立已逾百年,而今几成绝响,张正海先生呕心沥血钩沉整理欲广其传,兴废继绝之功自不可磨灭。本书对中医临床在工作者开扩思医学6.5万字 - 会员
国医大师刘志明医案集
刘志明先生系我国著名中医药学家,国医大师,首届首都国医名师,首批及第六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出身岐黄世家,自幼承名师亲授,刻苦攻读,发奋学医,精研医经,博览群书,学识俱丰。年方弱冠,即屡起沉疴大疾,于湘潭医界颇有影响,至今在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从事中医临床、科研、教学工作。行医60余载,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本书系统整理了刘志明先生临证验案300余则,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医学25.4万字 - 会员
岭南中医风湿病临床经验集
岭南医学是我国中医流派的重要分支,由于岭南地区独特的气候和地理环境,积累了丰富且具有特色的风湿病、痹病治疗经验。本书对岭南风湿病领域的代表性医家,如刘世昌、何炎燊、陈纪藩、邓兆智、黄清春等教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挖掘、梳理和总结,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本书适合中青年中医、风湿病专科医生以及对岭南中医风湿病治疗经验感兴趣的学者。医学13.2万字 - 会员
中医临床必读丛书重刊:医贯
本书为明·赵献可所著。全书6卷,内容为玄元肤论、主客辨疑、绛雪丹书、先天要论(上、下)、后天要论。该书作者十分强调中医“肾间命门说”,认为命门与肾即水与火的关系,他说:“命门君主之火,乃水中之火,相依而永不相离也”。并认为养生与治病,如能充分理解此说,不仅能增强体质,而且对于有关医学问题也就豁然贯通了。故书名为《医贯》。文中论理深透,每一论后,广引诸家之说,举前人有效治验,评以己见,使述与评融为一医学8.9万字 - 会员
中原医学概论
光辉灿烂的古代中原文明诞生了博大精深的中医药文化,中医药学的源头就在中原。在南宋结束以前,中国医药文化的中心一直在中原,可以说在那漫长的古代岁月里,中原医学的发展就充分代表了中医学的发展道路。因此,研究中原医学对探讨整个中医学的发展历程,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这是第一部系统研究中原医学的著作,有着非常重要的学术价值。医学55.3万字 - 会员
《内经》研习录
本书从经典原文出发,立足古人视角,探求古哲本心,从天地人的客观规律来审视中医的阴阳五行概念和法则,对《内经》医学的核心理论和诊断方法、针灸理法都进行了系统深入的解读。写作雅俗相谐,内容理趣互生,广涉医学、传统哲学、天文、地理和文史诸领域。其语言通俗有趣,可发中医新手之蒙,其思想深刻高广,足启专业堂奥之秘。可谓兼收并蓄,积跬步于医学大道;披沙拣金,正法眼于灵素宗旨,对多项《内经》理论悬案给出了解读。医学26.1万字